第253部分 (第1/4页)

回头一看,不是杨潮还有谁,结果上前两步,猛然跪倒在地。

“大都督,救救我八闽八百万子民吧!”

杨潮立刻将郑成功扶起来。

心里暗道,这小子,不知道跟谁学的,拿福建八百万人说事,都学会代表人民了,有授权吗?

福建八百万人口,只是一个虚数,真实数字谁都说不清楚。

后世有人预计大明人口,各种专家说法不一,有说一亿的,有说两亿的,有一个中间数字估计为一亿六千万,在这个数据中,各省人口中南直隶最多,为两千八百万人口,浙江两千两百万,以杨潮对江南的人口估计,是可信的,官方记载是六千万,那是用来纳税的,统计时代是朱元璋时代,近三百年扩张三倍不算多。

而在这个数据估计中,福建人口是一千两百万,而后世的人口大省广东此时才一千万,广西更少三百万,云南一百万。

福建这样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地,一千两百万人确实太过密集了,所以有明一代福建都是人口大量外流的省份,往南洋谋生的不计其数,做海贼的就更多了,所以才有从李旦到郑芝龙一个个海上枭雄生存的土壤。

“忠孝伯,说吧来找我有何事?”

请郑成功坐下后,杨潮慢慢询问。

郑成功哪里坐得住,简单的将情况说了一边。

原来此时福建全省都被清军绿营金声桓占了,但是郑氏集团的实力还在,不过却在郑彩、郑联等人手里。占据沿海的厦门等岛屿。可是这些人并不臣服郑成功。以前他们只听郑芝龙的,但是每人手里都有自己的人马,这些人马却只听他们的,郑氏集团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山头组成的海商集团(说海贼集团也行,为表尊敬掩耳盗铃写成海商)。

不过也有一些势力是支持郑成功的,比如郑芝龙的弟弟郑鸿逵,他就支持郑成功,一直在游说其他人听郑成功号令。团结在郑成功身边,重新聚合郑氏势力。

但是效果并不好,郑成功的人马加上郑鸿逵的势力,也不过占了三分之一而已,郑氏集团大多数人更愿意各自为政,失去了郑芝龙郑氏就失去了主心骨。

所以郑成功在团结郑氏势力失败后,就听取了叔叔郑鸿逵的建议,让他来找杨潮求助,还让郑成功带来一封信,郑鸿逵认为自己在杨潮面前还算有些面子。希望能够打动杨潮。

“什么?这不是胡闹吗!”

看完信,杨潮不由惊道。将信拍在了桌子上。

郑鸿逵要送一个侄女给杨潮做妾,希望杨潮能出兵帮助他们赶走金声桓,同时团结郑氏人马。

“伯爷这是不肯相助了?”

郑成功神色慢慢冷了起来。

杨潮不由一叹,这果然是一个英雄,受不得半点委屈,如果脸厚心黑才更容易成事啊,不过那就是枭雄了。

但郑成功显然误会杨潮了,杨潮的意思不是不肯相助,而是觉得郑鸿逵送一个侄女来有些荒谬。

而郑成功是来求助的,以他骄傲的性格,这已经是极限了,被杨潮拒绝没有当场翻脸,已经算是忍气吞声了,大概也就是因为杨潮久负盛名,要是换一个人,他大概早就甩袖子走了。

“也不是不肯相助!只是本督暂时分不出兵力,你知道本督的精锐现在都在山东。”

郑成功闷哼出一口气。

“如此,那就告辞了。”

“且慢!”

杨潮立刻叫住他,这家伙,太傲气了,以为杨潮是在敷衍他。

“忠孝伯不如就在杨家等候一阵。本爵先写几封信给郑四爷带回去,好让其他人看看,本爵是支持你的。”

“这!”

郑成功不由一喜,看似杨潮是真的要帮他,以杨潮的名头,如果能写几封信过去,郑彩兄弟大概会买账的,不买账就得掂量一下杨潮的兵威。

郑成功此时还没有收服郑彩兄弟部众的打算,他只是希望像过去一样,大家团结在一起,重现郑芝龙时候的雄风,就因为现在各自为政,荷兰人已经不在向他们缴纳税收了,不但是荷兰人,就连广东和北部湾一带的海盗都开始不买郑家的账了。

将实力集合起来,郑成功下一步就可以合理的找荷兰人要钱,并且压服那一大堆海盗,就又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在下不敢不从命!”

郑成功放心的在杨家住下,派人送回去杨潮的信,信的内容郑成功也偷偷看过。

杨潮在心里给郑采等人回顾了一下郑芝龙、郑鸿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