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 (第1/4页)

但在攻打贵州擒拿孙可望的大义面前,杨潮选择了视而不见,不但不让黄元弹压,反而将黄元调到了台湾做知府。

在湄公河是总督,到了台湾只是一个知府,但是黄元依旧十分欣喜,因为知府就意味着是三品官,而那个总督没有品级,他感觉跟看押俘虏的没什么区别。

不但黄元走了,还带走了一大批西贡的管理人员,让那里处于一个管理真空,湄公河那一群兵痞等于是自生自灭,自己开拓了。

天高皇帝远,大好天地任由他们驰骋,不知道他们能玩出什么样的制度来。

杨潮没空关心一个殖民地的发展,他此时注意力在贵州呢。

郑永旺、孙长福在许多男的带领下,三十万大军直逼贵州。

贵州绝对不是一个好打的地方,天无三尺高,地无三尺平。

但是结果出乎杨潮意料。

进军非常顺利。

洪承畴手下三万绿营兵,加上李国翰带领的三万陕西边军,吴三桂的一万汉兵,孙可望的十万大西军,总兵力达到了十七万人,杨潮虽然兵力有优势,可是在这种山地作战,没有三五倍的兵力实在是很难占优势。

可是结果是杨潮处处占先。

好吧,地无三尺平吧,运输困难吧,贵州老百姓主动帮忙当挑夫,用肩扛,硬是扛着三十万人的军粮随军行动,让三十万大军没有任何缺粮、缺武器的忧虑。

贵州人为何如此配合,是觉悟高吗?不是,是孙可望太不得人心了。

当年李定国打他的时候,能用四万破他二十万,不是侥幸,正是他太没有民心了。

孙可望在贵州施行的是云南一样的制度,不过搜刮更狠,这里的税赋达到了七成,虽然强力压制地主,可一成的租金还是得交的,百姓负担就达到了八成之多。

虽然贵州人少地多,可是这时代的农业生产率放在那里,一个壮劳力玩命的干活,也不过养家糊口罢了,一家人往往要齐动手,老人、妇人和小孩都要劳动,才能在孙可望的制度下不饿死,只限于不饿死,挨饿却是不必可免的。

而杨潮却打着讨伐叛逆,最让人高兴的是免税十年的口号,对杨潮来说,千里迢迢从贵州收税成本上太高,所幸免了,就像后世收农业税已经比成本还低的时候,我大天朝大笔一挥免除农业税,还给补贴一样,反正收税不划算,那收他干什么。

但是这一招对老百姓很有实惠啊,后世的老百姓免除了农业税,还得出去打工才能养家糊口,这年头可没有工打,眼睛充血一样盯着那一亩三分地呢,免税了还不好,尤其是在孙科七八成的税率下,贵州百姓一下子就燃了,你奶奶,老子帮杨家军打死你个龟儿子。

于是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嗯,这个真没有。

但是挑夫党,带路党的带领下,杨潮的士兵进退自如,情报比孙可望的还准确,四处出击,偷袭、打埋伏,仿佛在自家地里一样,反倒是孙可望发觉自己处处掣肘,一出城军队就两眼一抹黑。

孙可望都这样,洪承畴带领的外地兵就更不用说了,出城几次全军覆没之后,洪承畴就严令士兵不得出城作战了,就算哪里告急也坚决不能救援,因为那可能是对方在围点打援,就这样,许多男带人一城一池的攻占,步步蚕食。

捷报就这样不断的送到杨潮手里,多则三五天,少则一天一封,今天占了这座城,明天拿下了那个据点。

用了三个月时间,步步推进,到了八月初,许多男已经包围贵阳。

很可惜杨潮无法审判孙可望了,因为据说他在破城的时候,举家在王府**,尸首倒是找到了,但是已经面目全非,导致很长时间杨潮都没法确认孙可望的生死。

而在包围贵阳之前,洪承畴早就离开了贵州,他逃回了江北继续坐镇荆襄,让李国翰跟吴三桂合兵一处退守赤水,防止杨潮从这里攻打四川,保护好主子们的奴隶制庄园。

杨潮终于打下了贵州,跟李定国的地盘练成一片,进可以出兵四川,退可以依靠长江,不用在担心腹背受敌了。

从崇年十七年(1644年)开始到今年隆武七年(1653年),一共十年时间,才终于扭转了战略上的不利,接下来就该杨潮反攻了,但是下一步打哪里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六节朝鲜忽悠日本演戏

新书《大国崛起1900》求收藏。

————————————

辽东是一个方向。

九月,山东登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