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导时�Σ蛔悖巴颉�

其二,内地日军正在与**主力激烈交火,部队分散,不利于攻击,因此取胜需要较长时间。关东军则必定会趁此良机大举进攻华北、西北,夺取学生军赖以生存的根据地,使学生军不战而溃。而关东军部队集中,可用较短的时间与敌不潮湿战打几场大规模的战役,内地日军由于同**主力纠缠在一起,难以回师反扑,声援关东军。

其三,学生军兵力虽少,可是大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武器装备优于日军,又组建了空军和机械化部队,已经具有同日军主力进行大规模决战的能力。且学生军还可以从各民兵中迅速抽调精锐力量充实部队。

其四,东三省是中国重工业和能源矿产的重要基地,自从被鬼子侵占以来,一直被掠夺性开发,为鬼子持续作战补充血液。打垮关东军,拿下东三省,就等于切断了岛国最重要的生命线之一,给资源贫乏的岛国以致命一击,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其五,关东军的存在,不但危及学生军,也给苏联远东红军造成了极大压力。学生军得到了苏联的大批援助,理当为盟友分忧,打掉这个对双方都威胁极大的毒瘤。并且,在“巴巴罗萨”计划发动之前打击关东军,将可得到远东红军暗地里的有力支援。如果打掉了关东军,苏联将彻底消除后顾之忧,甚至有可能提前对日宣战。

张野在学生军联军最高作战会议上摆出以上理由,说服了众人。随即,大规模的战斗动员和紧张训练就拉开了序幕。

张野请傅长官承担守土之责。

在彻底扫除了西北地区大大小小的军阀势力之后,整个华北西北地区已经被学生军联军所控制;在梅赫利斯的默许下,张野从莫斯科一回来,就对新疆地方军重新整编,盛主席被迫下野。张野请委员长给了他一个虚职,将其远远打发到陪都去。驻新疆的苏军也都奉命撤回到国境线外,新疆省完全纳入了学生军的势力范围。

在学生军南面,是回到陕北的八路军。

他们一边同鬼子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战斗,一边努力经营根据地,发展生产。

因为他们几乎得不到国民政府和苏联红军的任何物质援助,完全是依靠自自己的双手生存战斗和发展壮大。与学生军相比,他们付出得更多!

此外,由于预计到苏联军援很快就会断绝,张野向梅赫利斯提交了一份近乎天文数字的援助清单。为了说服梅赫利斯,张野还额外提供一份报告,报告中对学生军现有兵力和装备与关东军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解释援助的必要性,同时,报告还对战胜关东军后苏方可获得的实际利益进行了预测评估,以证明这确实是一项包赚不赔的买卖!

为了顺利获得军援,张野没少在梅赫利斯那里做工作!

梅赫利斯听了张野的分析,也就相信学生军即将出兵攻击关东军。他虽并不精通军事,也知道短短一个月内组建空军和机械化部队的难度有多大!反正克里姆林宫同意支持学生军,他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大笔一挥,将物资拨了过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六卷 剑指东瀛 第六章 应敌计划

91年5月15日,学生军突然自宣化、康保大兵伪满洲国,吹响了向东北进军的号角。

曾经被学生军打得鸡飞狗跳、心有余悸的伪满洲**政要员,一听说学生军主力再次卷土重来,登时乱作一团。伪满洲国皇帝仪则当即亲自赶到关东军司令部,向他的日本主子求救!

这时候,关东军司令部的心思却并不在学生军上,他们正在忙着策划所谓的“关特演”,也就是关东军特种演习。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配合进攻苏联。

因为德国即将发动对苏进攻,作为盟友的岛国当然也要有所表示。于是日军大本营便计划抓住苏军忙于应付西线德军一有利战机,从东北发动对苏攻击。

可是通过张鼓峰、哈勒欣河战役之后,日军大本营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关东军和驻朝鲜派遣军的现有兵力,尚不足以对付远东的苏联红军。

在正常情况下,远东红军通常保持在20—25个师,总兵力近70万人。而关东军常备编制仅有11个师团,35万人。

通过张鼓峰、诺门坎等试探性攻击,日军大本营认为,进攻苏联需要保持1:1的兵力对比。他们预测,如果德国攻击开始且进展顺利的话,苏联将不得不从远东抽调10个师前往西线以应付德军。此时远东红军的总兵力将下降到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