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 (第1/4页)

唐伯虎云淡风轻的话里,却是杀机四伏,即便以杨廷和之能,也不敢轻易接话。难道要说自己比皇上明见万里吗?毫无疑问,这是陷阱,要是惹起了正德的xìng子,那就不好收场了。

“唐大人说的有理!”

“你们这些人徒具清名,实则不过是大言邀名之辈罢了。”

杨廷和微微一滞,皇党避边却是响起了一片附和赞同之声,声势之大,几不亚于去岁那几次针对谢宏和正德的言潮。

“胡说!唐寅你这jiān佞,玷污圣人之言,必遭恶报,不得好死。”

“青史为鉴,jiān党之辈,皆是无根浮萍,断然不能长久士党这边当然不会示弱,一根根手指伸了出来,随之响起的是震耳yù聋的斥骂声。

“伪君子!”

“真小人!”

从讲道理,变成了骂战,廷辩进入了新的**。!。

' '

第493章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利益决定立场,实力决定胜负。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多半都有两把刷子,单凭言辞想折服人,使对手放弃立场,本就是很虚幻的事情。

廷辩会从引经据典的辩论演化成骂战,本也在李东阳的意料之中,后面那种模式比较直接,不用动脑,出招也比较快,省事又省力。

骂人只能图个口舌便宜,不一定能出得了气,反而可能会把自己气到,聪明人当然不会乐在其中。若是依照从前的惯例,两边撕破脸之后,就应该进入到比拼实力的新阶段了,这才是朝争的正常套路。

可是,士党如今又哪里有能拿得出束的实力?已经俨然成了士绅代表,士党的实力当然很强,那是深入到了大明每一个角落,足以动摇天下的力量。

可这力量却是隐xìng的,而且过于分散,想要集中在一起爆发出来又谈何容易?

所以,暂时来说,士党避边也只能靠骂人发泄一下了,声势压不倒对手,那就比拼耐力好了。

而皇党那一边,多数人都是被压抑已久的,如今突然咸鱼翻身,扬眉吐气了,同样需要发泄一下。

于是,廷辩顺理成章的演变成了如今的这个模式,中和殿内沸反盈天,比菜市场还火爆。

隔着中间的红地毯,两边的老老少少都是脸红脖子粗的,有人甚至已经开始在四下里寻mō,准备找点趁手的家伙了,只可惜,金銮殿里还是比较整洁的,板砖之类的武器还真就找不到。

两边的领袖人物倒是没有加入骂战的行列。

士党那边不用说,李东阳和杨廷和都以智谋著称,当然不会做这种无用功,骂赢了也是没用的…政争就是这样,如果朝堂上势均力敌的话,那么皇帝就会成为决定xìng的因素,哪怕是在皇权被压制的成化或者弘治朝也一样。

而如今的正德已经不再是吴下阿méng,就算没有皇党的帮衬,他也能和外朝分庭抗礼‘眼下有了皇党摇旗呐喊,那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别看士党暂时不落下风,甚至在骂战开始之后,已经逐渐取得了一些优势,毕竟他们这边人多,喊话的时候声音也大。

可实际上,他们才是落后的一方,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龙椅上的那个看热闹的少年手里。别看他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看似没心没肺的,可只要他玩够了后加入战团,形势就会立刻逆转,局势也会彻底倾覆。

怎么办?

李东阳头上见汗,杨廷和眼角抽搐…王鏊甚至都有些犯晕了,一来是噪音太大,老头被震的有点mí糊,二来是想到开海的后果,他也是心忧不已。

可无论怎么搜肠刮肚,他们也想不到办法,能用的,常规的办法都已经用过了…甚至连一些擦边、过火的招数也都咬牙用出来了…现在又能有什么逆天之道?

要不是皇帝彻底占了上风,就算利益受了点损失…那些寒门士子也不至于疯狂到这种地步啊?

焦芳嘴角的冷笑,唐伯虎的从容镇定,无不显示着皇党心中的笃定。

对此,李东阳只是惨然一笑,事情明摆着,皇上如今掌控了京城加上两大边镇的兵权,而第三镇也是即将入手,从此京畿周边就会彻底稳定下来,再也没有任何隐患。

士党对皇帝财权的限制,虽然缓慢,可却还算得上是卓见成效,但如今也被打破了,而且即将被彻底打破。要是真的开了海,皇帝直接从海贸中获利,那还谈什么限制财权?

再来是让人伤心无极限的限运,李东阳不是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