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 (第1/4页)

可以说,除了我这个比较坚定的大食威胁论的倡导外,大多数人对于千里之外的大食的印象,还停留在盛产宝马和胡姬美女的沙海绝域之国,甚至连那场恒罗斯之战后,也没有在朝野间留下太大的反响,毕竟那只是大唐极西一隅的边境冲突而已。

舍我取谁呢。

虽然刚从内乱中恢复过来的大唐朝廷,对响应可萨人结好盟助,联手大秦建立诸如大食包围网之类的要求,劳师万里跑到去域外,找另一个绝域大国大食人的麻烦,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对这么个号称拥地数千里、带甲十数万的大国,能不远万里跑来朝贡,还表示了相当规格的兴趣和姿态。

比如参照当年安息王子卑路斯的旧例,赦令安西都护府的军民,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稍微呼应一下可萨人的军事行动,并对边境上抗击大食人暴政的部落,提供援手和庇护。

自从最后一个由安息遗民组成的政权,前波斯萨珊的东部总督领陀跋思丹泰伯里斯坦,依靠三面环山一面海的天险,一直抵抗到天宝八年,国都婆里城才被大食攻破。王子自会罗奔唐,受左武卫员外中郎将,也不过是几年前的事情。

反正在这个时代,是似是而非的外交辞令和文字游戏,没有比国人玩的更好的。

唯一实质性的结果,是朝廷终于决定在安西增强力量,虽然依旧没有令已经名不符其实的安西北庭军还镇,却改授朔方兵马使郭为安西节度副大使,就地募健儿往戍,以恢复安西诸镇府兵。

毕竟那些尝过了操纵国家贸易甜头的君臣们,老是见底的国库还指望这条新线路,能多充实一些。因此,安西都护府的价值,也就不仅仅限于镇服那些四夷八方的鸡肋了。

虽然朝廷以司农寺为的官方,以朝廷敕命的形式,揽走了大宗对外交涉往来的大头,但底下还是有许多可以操作的地方,比如朝廷无法公然提供的军器,这也是我出手影响行程,组织他们参观的用意。

以剑南工场的产能为,龙武军这些年换装的很是频繁,即使是处理旧货,连带那些藩镇兵马,也淘汰了一大批兵器,流入民间倒没有人消化的起,境外倒是有很大需求,但是为了避免资敌,除了个别特定的对象,根本不赚这个钱,一般情况下多半是低价回收回炉再造。但现在显然有了个更好的出路。

当然,把大批军械,万里迢迢的运到可萨人的领地是不现实的,也是得偿失的,但是以重建府兵为名,捎带送到安西最远的碎叶镇,让对方派兵来接收,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惜我语言不通,也没有YY小说中不分种族、文化、地域的差别,看见就纳头拜随的主角光环,不然少不了和这位“俺是屎壳郎”,好好交流一番,这个在《中世纪全面战争》中,唯一一个以游牧骑兵著称的国家历史风情。用国人特有的外交令,卖弄一下我半调子的国外历史知识。

其他

可以交流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对大食的情报,作为经常与大食作战的对手,我虽然依旧没有答应他们获得兵书和工具书的要求,但却可以答应派遣一个军事观察团去,帮助他们训练军队和对抗大食人。

据说,

他们给朝廷进贡了一大批珍稀之物,甚至还给皇帝陛下进献了一批美女,其中有一名的好像叫什么露丝雅,已经被肃宗收进后宫,封为露才人,赐居紫兰院。

按照惯例,朝廷也会按照贡物的实际价值给与一批足够规格和体面的赠礼和赏赐,当然这个实际价值是指在中土的标准,赠礼拿回去的价值,就止是翻几番了。

对方还要求了大量的书籍,特别是兵法和工艺的书籍,但因为某些因素作梗,只给了经史文类后,也没有丧气,而是四处把市面上各大书坊热销的书籍,不分门类的抢购一空,当然其中不免就有鱼目混珠了大量《少妇白洁》《阿里不达年代记》《逍遥小散仙》之类挂历史风情之类羊头的,卖艳史狗肉之类的人情小说。

谈判这个光荣的任务被交给了崔光远,毕竟我的门下,有过外事经验,并且相对可靠保密的,只有他了。随着他回来后的毫不掩饰的惊喜、得意、震惊之类的表情,显然拿到比我意料中的底线,更多的东西。

还没等我开口询问结果,老猫先送来一个消息。

“伊尔布汗那里有消息了……”

伊尔布汗,就是那批阿布穆斯林遗族的领,我特意把他们安排到大食行馆的附近,以辨识出入往来的人员,以及一些为大食人背景的胡商,没想到真的有所斩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中文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