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部分 (第1/4页)

与之配套的就是土断检户。

以天宝三年计,举国户口一千三百二十六万户,约六千万余人口,但是现在重新统计出来,只有九百多万户。但除了战乱,瘟疫、饥荒、逃难中损失掉的人口外,还有大量新的人口基数被掘出来。

因为这只是户籍制度下的税赋人口,并不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军户、边民、屯民、以及外族归化的绛户(另造册管理),以及大量不用入税的特权人口和他们田庄私匿的潜在人口,而且六千余万统计的是户籍中有全劳力的成年人口,没有包括未成年小孩,而女子也是以半劳力算,至于奴婢只能算财产,也不算人口,所以实际人口远不止如此。

因此一些明明战火荼毒过的地方,反而人口比战前还有所增长,就是因为大量豪门大户,因为战乱破败后,通过分家分田遣散,被释放出来的隐匿人口。这些新增加的户口,将成为国家恢复活力的重要帮助。

不过小白这“一点粮食”可不少,起码要一百万石啊。好在只是私下拜托,能弄到多少是多少……

京兆府,礼泉县五将山石马岭,从山顶延伸下来的白色的神道,已经初见轮廓,在这里可以看见远处九峻山顶,更高处的太宗昭陵,由巨树古木组成的翠华碧顶。

一辆华丽的车架,几名彪悍的家人,静静的后者山下神道的末端。

“相父,静边军的油坑是怎么回事……”

已经重新回到京师权力圈子里,一身深绯官服,满脸红光的王承信,与一脸淡然的前宰相,现任山陵使王屿,形成鲜明的对比。

“静边的油坑啊,据说是当地某镇戍军掘井时,掘出来的油脉,涌了老大一池,镇将匿而不宣,想占为己利,把这个消息献给朝中的某位强力人士……本想用这件事大做文章,”

王屿又抿了口茶。

“结果朝中剧变,强力人士也受了牵连,举家抄流岭南,有人带着这个秘密逃奔西北……”

“……只要有了这个油坑,我们也可以做出合用的火器来啊……不然我们何苦动用这么大的功夫和动静,牵制住那位的手脚……”

“毕竟唯一出产地油的延州和巴州,都在国之腹地,由北军直管,守卫严密……”

“该死的阉党……”

王承信嘀咕了声。

“至于那个盐泽本来就是拓跋部的牧地内,所结的盐晶有小毒,平日只有一些野兽舔取,但不知道那些阉人从哪里弄来可以取用的法子,希望把拓跋部赶走,独占其利……”

说道这里,王屿突然转过头来,认真的盯着他的眼睛。

“难道是太原方面也有兴趣,这一摊浑水,可不好趟的”

“怎么会……”

王承信赶忙矢口否认

“那些世家大族,多半看不上的……”

“你又错了,谁说世家大族自持身份,看不起那些商贾贱业,”

王屿暗叹口气,又道。

“你知道为什么龙武军在河北的时候,处处遭人嫌恶么,难道真因为那个剥皮和灾星的名声么……世间的矛盾和冲突,无他,也就一个利字……”

“世家大族,家大业大的好多人都要靠主家吃饭的,还要维持出入的排场和体面,养上为数不菲门人和清客,资助远房旁支的贫困族人,交际往来的应酬,在朝野地方扶持一些具有有潜力的信任,拉拢结交官场中的强力人士……那样不要大量的进项,光靠田土那点出息和职事俸禄,早就入不敷出了,没有点来钱快的勾当怎么行……”

“就算本家不做,也可以让门人去做啊,干系小,也不损名声,有事不容易牵连主家,平时只要通过主家其他方面的荫蔽,相比其他人的营生很难有不赚钱的,象剑南鲜于家那种把什么都抓在手中暴户,就只能说是自己找死……就算勾结帮会,蓄养匪类,买命江湖,也不会那么容易牵扯到自身的……”

“但是自从那群剑南、剑南商团的人来了之后,这些荫附世家的外围产业,就不免日子不好过了……”

“本来这些人是本乡本土的优势,还有官府的交情,哪怕是行会里的勾当事事都能压人一头,但是对方来头更厉害,不但拥有强大的财力啊,直接是军中的干系和背景,……”

“这些外来的军从商,生意越做越大,那些世家大族明面上不说什么,背后只怕要跳脚的……是在侵蚀他们的根基啊……”

“现在又承包了各地工程的劳役,甚至是官家的转运流通……这个要害干系可大了,不由他们不做反扑和抵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