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部分 (第1/4页)

吐蕃人的甲子虽然以坚韧著称,但是那些参差不齐的部族军队就未必能配的上,劈头盖脑的射上去,还是很要命的。

好上手也好维护,不用专门练就能用,用坏了直接换零件就好了,也不需要材官去费事的调校。但是因为战事的吃紧,和用兵的紧缺,因此这些东西直接被分配到预备役的暂编和补充营手中,好在吐蕃人的弓箭也不怎么样,居高临下还是能欺负下那些吐蕃的射手。

“又多活过了一天

他对自己默念道。

随着攻击的吐蕃人丢下成片的尸体和伤者退去,坚守的将士们再次欢呼起来,例行的用下半身的语言,亲密的问候对方的女性、非女性的祖先和亲属。

黄昏的暮色慢慢笼罩上血腥味沉积的墙头,夜晚是唐人最好的掩护,大多数人可以在伤痛和疲惫中,好好的休息一上一段时间,因为这些吐蕃部族军队在夜战中的能力,就是一场悲剧,守城的将士甚至敢开城动突击,给这些乱哄哄的吐蕃部族几次刻骨铭心的教。

炊烟的香味,慢慢从城塞里弥漫开来。相比笼城的吐蕃的人,他们的准备显然更加充足一些。居然还有热食供应

整锅罐头白肉、下水、杂碎、还有地瓜、土豆、野菜的杂恰乱炖,正散着香味,让城外的吐蕃人,眼睛血红血红的。现在城中储备的食材是敞开了供应,能多吃一天就是一天。

他用自己敞口扁壶盛了一份,走到一边去,把自带的粮砖掰碎成小小块,泡在里头慢慢等它化开。

“!卜参军,好样的。我还以为你头回杀敌,多少会有些不适么,居然没吐出来呢

一名须彭张的老校尉,走上前来,重重的派在他的伤口上痛的他龇牙咧嘴的,确实一片善意的哄笑。

被称为小参军的张守善,顿时苦笑起来,作为武学的高年级试炼和上位者的某种恶意趣味,其中除了做好经常被袭营痛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在随机选择出来尸骨累累的乱葬岗上,进行隐匿和探索对抗。

他就是行台马军都虞候张思俭的族子,乾元四年武学参军科出身,因为前线大量扩军以备敌,各色士官军将奇缺,因此不要说他们这些网网开始见习的士官补备,就是乾元五年以后的完成基本军事教程的在校学兵,也都被拉上了战场。

用来统带那些用武装民夫,协军义勇和地方团练混编成的暂编军和预备役补充营,不过他是参军科出身,相比马步水射列科,就算是被分配到军中,亲自上战场的机会,也要比别人小的多,更多是编练行伍和教授号令。

但是前些日子的一时冲动,让他把自己和一百五十名义勇一起,连同半个月的补给,送到了这个地方,开始了初阵的生涯。

作为见习的参军候补,他在行台的时候,也多少知道一些内情,作为行台麾下众多特别派遣队的任务,就是不停的转战一个个堡塞中,带领那些由地方青壮组成,连枪槊都用不清楚的义勇,进行九死一生的战斗。

只要能坚持上几天待吐蕃人疲敞后,就会有负责游击和接应的奇兵队杀到,里应外合的将那些吐蕃人杀的满地溃走,然后再骑兵队的掩护下,幸存的人可以撤退下来,休整上短暂的片刻,治疗伤创,补充人员,然后奔赴新的据点。

一只只成的军队,就这么残酷的被战场被练出来。

叫做以空间换时间的放血战术,通过这些堡垒构成尖刺,给庞大而散乱的吐蕃军队放血。在那些参军中又被称为烛台计划,因为这些囤积了相应的粮草、兵器和人手的据点,他们就是吐蕃席卷河西的洪流和黑暗中一团团烛火,而那些四处拨略的吐蕃人,就是一只只被吸引过来的飞蛾。

要么飞蛾在烛台面前耗尽了气力,最终被烧死,要么飞蛾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后,扑灭了烛火。如果没有友军的掩护,就没有撤退的计划,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只是随着春暖花开,他们要面对的吐蕃人也越来越疯狂和决绝。

恩,对面吐蕃营地中炊烟和火光,又减少了许多,他并不认为,这完全是己方造成的,难道吐蕃人开始缺粮,他脑中冒出这么一个大胆的念头。

天林镇外,西羌联军中西山八国的领,也愁容满面的聚集在毡帐中。

“再有这样打下去,我们就要断炊了

“大鼻卢是怎么想的小

“只要打下这个城垒,有的是粮食和兵器

“那也要有命来享用,我的儿郎都死在这里,谁来供养族里的妇孺

“不如散伙回家好了。反正大弗卢名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