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部分 (第1/4页)

需的行宫、庄园,同事也管理和庇翼着广大肥沃的田庄、牧围、山林和为数众多的庶人,同样亦是王室囤积士兵,粮草、兵器的重镇要塞,以应付地方出现的突发状况,毕竟吐蕃的历史,就是充斥着历代赞普和大臣们的权力斗争,充满叛乱和阴谋记录的历史。

到了这里也意味着进入王室的领地,也意味着可以进行较好的修养和补给,不用再在湿冷的帐篷里枕戈待旦,这一路马不停蹄的风餐露宿,哪怕是号称为王前驱的登比隆布,或是赞普铁壁的红牌近卫,也不免露出疲态。

“附近是强域蕃主卓连氏的土地……如果能顺利联系上的话,将会是一大助力啊……”

吐蕃内副相斯官则,对着队伍中最尊贵也是最年轻的一个人开口道

本地的蕃主,卓连氏是上传七代的王臣家族,因为参与出兵平定弑杀老王的两大重臣的叛乱,才得到强域之类比邻王家的领地,更一跃成为强域众多就土封臣之首的蕃主。哪怕在马向权势最熏天的时期,也坚守着自己的本分和原则,可称得上抵角之臣了。

吐蕃虽然号称数千里大国,但是其实大部分国土都是气候环境恶劣的不毛之地或是无人区,吐蕃主要财赋人口的精华,也主要集中在高原西南部以罗些川为中心的广大地域,按照前后左右分为五翼,又称伍茹,‘卫茹‘因处于整个吐蕃疆域之中央,故称‘卫‘(中)。

五大茹按照方位,即卫茹(中翼)、夭茹(左翼)、叶茹(右翼)、茹拉(分支茹)和苏毗茹(孙波茹)。‘苏毗茹‘,是以苏毗部落为基础整编的军队单位。也是前翼和屏障。‘茹‘是吐蕃军队编制最大的单位。

介于五茹和六十一东岱之间,又有十八域藩臣,每域由若干大小封臣构成,众首领拥有各自辖区内的权力。茹、区、东岱,其规模大抵近似与唐的道、州府、县。五茹六十一东岱与其说是行政编制,不如说是军事色彩浓重的战备屯守编制,十八域的王臣、藩属,才是吐蕃治理百姓真正意义上的统治结构。

这十八个地方势力虽然也属于‘五大茹‘的范围。但其是赞普和众臣等诸君分割一方的十八个行政单位。众首领拥有各自辖区内大小不等的权力,故称域界。因此它实际上是吐蕃时期的一级行政区域,它低于‘五大茹‘而高于众多“东岱”。

其中卫茹的乃钦、雪钦两个大“域”,是直属于赞普和众大臣的直辖区,仅因他们的王宫和城堡等在那里,所以也就称为‘势力范围‘,其后的十六个行政区属于各地方使臣的势力范围。在十八个势力范围中,除前两个外的其余十六个行政区划,相当于唐王朝的‘州‘级行政区划。

每一域,都是众多大小封臣领地构成的,多者数十家,少者十数家,按照吐蕃法度,所有的土地都属于赞普所有,这些宗贵封臣不过是世袭的管理者。按照土地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出产的多少,承当贡赋和兵役,并在需要的时候响应赞普的号召,亲自带兵为国家作战。

相对一路兵荒马乱,王室的领地内宁静的多,到处是参天的巨木和如翠的山峦,江川热达孜行宫是一座修筑在两条河谷之间山丘上的长条城堡,城上插的是代表王权的黑幡和铁枪,然众人多少有些安慰。

但是城堡山下庄院的大门洞开,满地的垃圾和秽物,看到的只有空荡荡的建筑,连田地之间奴隶娃子的棚窝,也不见一个人影。

像老鼠一样的轻微的声音,冲进这些荒废不久建筑里抓出几个人来,都是蓬头垢面的奴隶娃子。

山下的动静,也惊动了山腰上的城堡,有人探头探脑,稀稀拉拉的射来几只箭后,由登比笼布的骑士上前喊话喊了半天,又将镶满玛瑙的大金章告身,绑在箭上射进去后,终于放下了大门的搭板,十几名谨慎和警惕的士兵,簇拥着一个老人迎上前来。

“臣奴见过尊尚大人……”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对王家的军队,动用武器……”

同行中的理事大相伦力徐,出面呵斥到

“回贵人的话……”

老人战战兢兢的道。

“北边的孙波茹反了……”

“八牦牛部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抢光了地面上所有的东西,牛羊,财帛,粮食、铁具,连刚抽芽的青苗也没有放过……”

“那蔡邦家呢……”

“已经没有蔡邦家了……首城达巴蔡,已经是一片废墟……”

“那些追随牦牛部的暴民,还冲进上种贵人们的庄地里,吧剩下的男人和女人都带走……只剩下嗷嗷待哺的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