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部分 (第1/4页)

而在某些外力力量的推动下,习惯游牧迁徙的可萨人,在希伯来长老会的支持下,从乌拉尔河流域的森林中收取大批木材作为贡赋,开始尝试在海上造更大的船只,以通过相对安全的海路将商品直接送往里海北岸和黑海西岸,直接进入拜占庭帝国直接控制的小亚细亚行省境内。

这样就避开了南方阿拉比亚人在陆地上的军事优势,也就避开了长期饱受阿拉比亚战争威胁的河中诸国,同样也是压缩这些以贸易为主业的城邦国家的生存空间,迫使他们做出相应的选择。

因此,哪怕在最炎热的夏天,

大批的奴隶和工匠,聚集在海岸边上,通过河流漂流到下游出海口,等待阴干的木材堆积如山,特地挖出来的干船坞上,大船的龙骨已经逐步成型,

在这些忙碌的人群中,巨大伞盖之下,来自塞里斯宫廷的大宦官,一身紫衫绣衣黑纱噗头马前卒公公,成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员。

他正在眯着眼睛巡视工程的进程,他也是造船计划的监管者,代表的是塞里斯王后。

作为死在长安宫变中的那位马督工的胞兄弟,新君登基后,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和清算,不过好在他平日相对低调的多,又把全部家底都拿出来花钱打点,可是还有人不想放过他,于是他想办法走了楚国公主和独孤驸马的门路,自请成为新封的义兴公主独孤雯陪嫁蕃域的内臣,总算躲过那些在新朝谋上位的阉宦们惨烈的倾轧。

然后他发现,来到这个完全陌生外域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挟天朝上国之威势和唐人富足强盛的名声,他的人生,似乎在这里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这些可萨突厥的臣民,并不象国人想象中的那么蛮荒不化,相反这些蛮子相当的有钱,而且懂得享受,对遥远的大唐帝国充满各种推崇艳慕和梦幻一般的揣测,很快让代表塞里斯帝国宫廷文化和上层贵族生活方式的他,足以狐假虎威混的如鱼得水。

到处参加可萨贵族、官员和富商举办的会宴,一边见识他们的风俗和交流方式、一边鼓吹大唐的富庶繁华。来自各方馈赠,各色价值不菲的土产和金银钱币器物,堆满了他的居室。他甚至学会了好几种语言的简单交流方式,

不过,仅仅是在那些可萨人殷勤的供奉和巴结下,舒服的混日子,已经不是他所要的全部,他还要更多的东西,比如像班超那样扬名异域的机会。

因此他开始作为塞里斯王后的代表,积极的参加各种公开活动,慢慢频繁出现在可萨人的话题中。自从塞里斯公主来到伊迪尔后,就深得那位库兰可汗的专宠,而出现在议事朝会上的次数和时间也便的越来越少。

有传闻说,这位可汗是沉溺于塞里斯国度所带来新奇巧妙的玩乐和享受当中,甚至连他的嫔妃妾侍奴婢,都被这位异国公主调教的服服帖帖,争先恐后的讨好这位后宫的新女主人。至于可汗的后宫,偶尔会传出类似拷问的惨叫声之类的传闻,就被大多数人当作笑谈忽略了。

亲自参与这个商业背景十足的造船计划,也是马前卒光大异域名垂千古的人生目标一部分。相比那些可萨人把奴隶当畜生一般消耗品使用的做法,管理过宫廷诸多杂役的他,驱使起来显然要更有效率。

比如安排竞争制度,用对比悬殊的赏罚来激励他们。

此外,他还得到了国内的秘密援助,来自朝中某些势力从人力到物力上的支持,派出几只蕃军以义从为名入境助战,安西都护府甚至给他派来了一队老军,作为训练公主卫队的教头。手中有钱,手下有兵,顿时让这位形同流外域外的大公公,重新抖擞振作起来。

他甚至拥有一小支各族阉人训练成的卫队,残酷的手段训练和组织他们,因为他们经常在造船厂负责监工,所以也被称为厂卫。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一个阉奴信使跑了过来道,气喘嘘的道

“宫廷传出的命令,由于可汗的身体不适,今天将有王后出席朝会,代为听取传达朝臣的意见……”

“达干和伯克们,已经集体进宫觐见可汗……”

第六百零五章南下

第六百零五章南下

游船过了密州、海州、泗州、就是楚州,地方风味,也从重咸重卤的河南菜,转变为偏酸喜鲜的淮北菜。

新从河南析分出来的淮北道,包括后世的安徽大部和山东部分地区,现任都督的治所,亦在楚州。现任都督,虽然被我谢绝拜见,但还是投其所好,给我送来了当地的特色食谱和厨子什么酸汤芋仔,酸笋鱼、鱼咬羊、苔干羊肉丝、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