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每天捡着时令的菜蔬先都做得了,大锅子大炉子上一放,配上米饭、馒头、饼这几样,爱吃什么吃什么。各人拿了盆儿碗的来打饭,若没带的也可以从铺子里借了家伙什先打回去,明后日还来就成。一荤两素加饭也不过十几二十文,若是都要素的更便宜了。由于菜都是当令的菜,做得多又是直接从菜农那里订的,价格自然比单家另户各自买来便宜些。荤腥之类亦是如此。

尤其越栐信还一力撺掇傅清溪研究研究哪些食材价钱低,拿来想法子做好吃点,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可惜傅清溪在饮食上向无天分,只要她嚼得烂咽得下去的,便都觉着不错。幸好还有个越蕊,越栐信就把此“居家大任”交给了自家妹子。越蕊也是个容易上当的,乐颠颠接了活儿大热天的天天往小厨房跑,看得二太太又心疼又好笑。

事情定了,余下细事,两人也不肯错过。越栐信带了傅清溪同越蕊跑去自家表舅那里,把通盘计划一托出,就要拉表舅入伙。之前的茶摊已经叫表舅吃了一惊,这回见俩人拿了厚厚一沓子文书来,一样样说下去,真是头头是道。听到最后,不由得擦擦额头道:“你们这帮读书人要是同我们抢起饭碗来,可真是不给人活路了!我们寻常做买卖谁能想那许多去!”

越栐信笑道:“这个舅舅你只管放心!那真心读书的大多读呆了去的,我们这样的是极少数。”

地方他们俩早选定了,因这回不是一两个摊子了,得不少人手。又涉及到食材的采买,几处饮食的供货,都不是小事,是以还得有个正经买卖人合伙才好。

越栐信表舅也是个异数,跟俩孩子一本正经谈起事来,由着他们一条条细说了,还真立了文书,三个人合伙做这打饭铺的买卖。这回声势更大了,一开始就是六处铺子同开。说是大,因里头不设桌椅的,倒不需多大地方,只是几处同开,又是一样名号,才有点“大”的意思。

他们这里都开张三五日了,二太太才得了消息,一行叹儿大不由娘,一行又替自家亲戚担心。特地请了来家里吃便饭,说起这事儿来,便道:“我说大表哥你也真是……这孩子们瞎胡闹,你还跟着掺和。你做的那买卖,当日花了多少心思的。如今弄起这些没要紧的来倒利索了!”

表舅喝口酒,笑着对二老爷、二太太道:“你们是不晓得他们怎么找上的我。说句实在话,我当日若有他们这份脑子,也不消吃那许多冤枉亏了。他们连那几处开铺子的地方周边有多少人家,大路小巷寻常如何走的,这里头住的人多半在哪里做活上工,能大概有多少收入都知道得清清楚楚!然后告诉我,这做生意,就是做人的生意,这里住了什么人,有什么需求,顺着这个去,自然能成的!我一想,太他娘对了!再对没有了!我还能说什么,我倒想向他们请教请教我眼前的生意要如何做了!”

二老爷听了浅笑,二太太看看这俩人,问道:“老爷也知道这事儿?”

二老爷道:“那两个跑我书房里不晓得翻了多少文书,我倒没想到还真叫他们做出点东西来了。”

二太太长出口气,有心要说几句,又觉着没什么可埋怨的,只好道:“得了,横竖只有我一个是埋在鼓里呢!”

打饭铺开出去没多久,说句客似云来也不为过。越栐信乐得恨不得天天找傅清溪对一回账,可是眼下傅清溪又要忙另一件事了,却没多余功夫理他。

忙什么?自然是那昆仑书院主持的清暑会了。因这回赴宴得有些条件,一个个对下来,越府只有傅清溪得去。不过这本就是数术一道的,另外几个倒也没觉着如何。

因只知道清暑会是象数之试,究竟如何却不明所以,便是想要临阵磨枪也难。这内容上没甚好准备的,旁的却还得花点功夫。一个是去赴会的衣裳,傅清溪想要身利落点的,便做了一身生员袍,袖子也是可卷的窄袖。又要预备些硬头的炭笔,有不讲究的就用个长布条子缠上炭芯,精致的拿两半的木棍做了锯齿相卡,一根笔得二三两银子。傅清溪买了几根竹壳的,也不算顶好。不晓得里头的规矩,索性连纸也预备了。横竖到时候用不上的话,带回来自己也能用。

这清暑会既是会,自然难免有结交,这就还得预备些文房小物,以便初识相赠的。若是像千金宴那样举家前往的,自然府里会替她们都预备了。这次就她一个,她也不想麻烦旁人,就索性都自己去街上买了。

正好越栐信三不五时来找她出去看铺子,她就一趟趟顺道买了。越栐信见她买的各样都不过平平,便笑道:“不说咱们如今赚钱了,就说没这事儿的时候,你一个月也有十两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