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说完这话,祖孙两人都笑起来。

第141章 正途

傅清溪说了自己选的正途; 老太爷就拿了张纸写了什么话; 交给秦伯交代了两句; 秦伯便出去了。老太爷对灵素道:“我给你说去; 省得他们还鬼鬼祟祟地来挖咱们府里的墙角。”

傅清溪便问起冶世书院的事儿来,老太爷笑道:“书院不过是个叫法儿; 那地方也算不得个书院; 也没有每日的课程,也没有个像样的考试。都是自己学自己的; 也有性子相投的结个什么社,或者就成气候了。说到底都是玩儿。你自己去了就知道了。我们那里同你们那里还不一样,你们那里神神叨叨的多,挺吓人。我们那里轻易不敢随便走动; 鬼晓得哪里叫人按了什么机关了。反正……都挺有意思的。”

傅清溪哑然,自己费劲巴拉考进去的一个地方,就这么……这么不正经不像话的?这可真是……

想她如今最可称道的大概就是“认真”二字了,结果听老太爷一说,这冶世书院听上去好像更适合府里二哥哥和三哥哥去。

老太爷又给他讲这乌银环的来历。

这冶世书院,通常的路径是经了各种名不见经传的什么会什么试,得了资格,便会收到冶世书院发出的应试帖。像傅清溪这样都没春考过; 就去考冶世书院考试的几乎没有。多半都是已经在各大书院里学有所成的; 得了先生或学长的指点,去参加那些数演会、理术会之类的,才能得着应试资格。

考过了入院的考试; 选了正途偏途,沿着不一样的路进了书院,就开始在里头学习。之后路途如何,因人而异,差别极大。

另有一种入院途径,则是在外头时就被冶世书院里头的先生相中了,先生觉着是好苗子,愿意自己带,就会给乌银环。这都是极少见的,要知道冶世书院读书是没人管的,这愿意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大异主流,不是真看中了是不会这么做的。

这一旦给了乌银环,就不会再往入院考试的路走了。通常都是先生依着自己的性子,或者变个身份带在身边边教边考,或者暗地里观察其言行。等什么时候先生觉着可以了,把自己身份同这学生一说,直接带回书院,这就是冶世书院的学生了。若是中间发觉这生员同初时所判不同,不了了之的也有,只是极少,毕竟冶世书院的先生要相中一个人也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当日傅清溪得了乌银环,老太爷就叫她随身带着。不为别的,就怕那相中她的先生忽然出现了,好叫人家容易认出来。再一个这般资质的人,通常也会被旁的先生相中,这随身带着,省得哪日下定下重了,再争起来也麻烦。

可没想到到了傅清溪这里都乱了套了。明明拿了乌银环的,好好的考了春考,进了随便哪个书院,到时候自有先生认了去。可偏偏她春考叫人下了绊子,本来也没什么,这春考在冶世书院的看来都不算个事儿,也不耽误往后先生的考校,可偏又碰着个混不吝的,愣给写了保荐叫考试去了。

那看守的一看有荐书,又看有成绩,还有乌银环,只当是下定的先生的安排,反正够考试资格了,就放进去了。哪想到一考成名,招来了一群捡漏的。这会儿还不知道下定的那个先生在哪儿跺脚呢。

傅清溪问道:“那能找着给我乌银环的先生么?”

老太爷道:“这个应该能找着,只是得费点功夫。那里同别处不一样,也没什么时候是能聚齐人的,有许多天生爱满世界溜达去,三五年不着音讯都是常有的。”

傅清溪越发觉得那地方读书不怎么靠谱了,可这话也不敢说啊!

当晚举家在多福轩家宴。老太太先听得大老爷给讲了一回一群先生争弟子的故事,又是好笑又是惊奇,又道:“等一会儿他们人都来了,你再给说一遍。叫他们也听听。这、这都叫人难信,不会是谁家来给开玩笑的吧?真的都是先生?哪有那样书院的先生这样行事的……这、这听着怎么就有些悬呢……”

大老爷道:“应该是真的,要不然老太爷也不会让摆家宴了。”又道,“对了,那留下的一个老先生还给了外甥女录取凭证的,到时候看看自然知道了。”

等人都到齐了,这回越苭也没敢再托病,只是来了就按规矩行礼,也不抬眼看人。老太太看见了心里暗叹一声。

老太爷带着傅清溪直接从多福轩过来的,先叫众人都入了席,才道:“今儿挺高兴,都坐吧。”

老太太还等他说一说傅清溪被书院录取的事儿呢,知道了到底是哪个书院什么等级的,自己也好做安排,亲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