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真的是潜艇!

这是一条长约四十米的潜艇,修长的艇身呈雪茄形,艇首圆圆的,艇身中部靠前有一个扁平的塔台,两侧的平衡舵清晰可见,活象一条肥肥的抹香鲸。从它的外形就可以看出这是一艘设计极为先近的潜艇!在这个电视剧里描写的还停留在舞刀弄枪冷兵器作战方式的时代,中国居然连接近现代水滴型设计的潜艇都弄出来了!

我这不是在做梦吧?孙纲喃喃地嘀咕着,半天没回过神来。

马玥看他吃惊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还站在潜艇上说话的人看见他们俩,立刻一个接一个的跳上码头来,一个身材不高略微有些胖的年轻人快步向他们走来。

“这位就是用水下机船把我从天津送到这来的,文君风文公子。”马玥给他们介绍道,孙纲愣了一下,那个年轻人看着他,微微一笑,双手抱拳道,“不才见过大人。”

孙纲的眼睛还没有从潜艇上离开,嘴里不由自主的问了一句,“它是用什么作动力的?”

文君风看着他瞅着自己的潜艇失神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得意,说道:“水面使用蒸汽机驱动,潜入水下用电动机驱动,水面航速9节,水下6节,排水量280吨,水面续航力600海里,水下续航力50海里。那天夫人看到我们在海里试航,非常感兴趣,说大人在北洋水师参战,她担心大人的伤势,急着要来旅顺,不才在京师得闻大人威名,久欲一见,见状就自告奋勇载夫人一行前来,冒昧之处,还望大人见谅。”

孙纲这才回过神来,激动地想握他的手,挥了半天才发觉自己的手根本不能动,他尴尬地笑了笑,兴奋地对文君风说道,“文公子可知,你为我北洋水师所做的贡献,绝对无人可比啊!”

*************************

继续求票!

(三十三)大清国第一潜艇队

文君风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激动,他笑了笑,说道,“夫人也和在下说过此事,小弟一介庸医,早年科场失利,已无意于功名,只是恨倭寇侵我疆土,想面见大人,为国家尽一分力,大人如此赞誉,小弟愧不敢当。”

“文老弟且莫如此说话,日后还需仰仗老弟为国出力,我今天先把话说在这里,日后,我大清能楼船于海外,歼敌于万里波涛,自我水师有此等水下机船始!”孙纲大声地说道,

在他的努力下,文君风的水下机船正式加入北洋水师阵列,孙纲给潜艇起名为“长鲸”号(因为确实象鲸鱼),从文君风那里知道,这艘潜艇和以前沉没的那艘橄榄形水下机船颇有渊源,设计者都是一帮人(其中一人就是小玉儿的爷爷),因上次沉船事件后水下机船的研制陷入了停顿,但这些中国近代科学的拓路者们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在不断的进行着摸索,图纸设计资料和试验数据几经辗转,最后落到了天津海道副使的大公子,文君风手中,这家伙无心科举,对西洋医学和造船驾驶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做父亲的宠溺儿子,最终资助他完成了这艘潜艇的设计和制造,由着他领着一帮狐朋狗友在海里流连忘返,这艘潜艇一开始就是为了实战目的制造的,不但在艇首安装了两具鱼雷发射管,艇尾居然还有一具!不过文君风和朋友们却拿它们当水下进出口用了,让孙纲很是无语。让孙纲尤为吃惊的是,为了不影响水下航速,这艘潜艇的设计者没有给潜艇安装甲板炮,并且采用了后世类似拉长水滴型的艇形设计!看着如此先进设计的潜艇,孙纲的心在颤抖着,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完全是因为落后的思想意识才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如果中国能始终保持这种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在没有大的战争打断的情况下,用不着等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可能就会以崭新的面貌崛起!

历史,既然老子都已经改到这种程度了,干脆,T***就改到底了!

在丁汝昌的协调下,文君风以守备衔领“长鲸”号潜水艇管带,艇上官兵大多是他的朋友,只有鱼雷发射人员是从水雷营学生里专门抽调的,苏鑫也加入了进来,作为潜艇的蛙人水下特攻队队长兼副艇长。常备艇员一共十八个人。大清国从此不但有了第一艘专门用于水下作战的潜艇,而且潜艇上还有了第一批水下作战人员,这也是孙纲所始料不及的,丁汝昌让潜艇直接归孙纲本人调动,公布任命那天,各舰管带全都来参观,并祝贺他终于有了座船,着实让孙纲高兴不已,大清国第一支潜艇部队指挥官(马玥戏称他“大清国的邓尼茨”)的头衔,现在已经当仁不让地扣到他脑袋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