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前番海战后日舰窜犯东南沿海各处,各省所受荼毒甚重,老夫让人替你收集了些抄报,你拿回去看看吧,明天再有人反对购舰,你就拿这些回敬他们好了。”孙毓汶让下人给他捧了一大摞子抄报出来,让孙纲下了一跳,能看过来么?这也太多了吧?

“你要是还不放心,一会儿就去李中堂那里一趟吧,听听他怎么说。”孙毓汶说道。

辞别了孙毓汶出来,孙纲把抄报送回了驿馆,让美女秘书加学生给他先整理一下,就又带着詹淑啸去找李鸿章去了。

“你怎么了?”孙纲看着詹淑啸警觉地四下里寻找着什么,不由得奇怪地问道,

“总觉得有人跟着我们。”詹淑啸答道,眼睛还在望着四周。护卫们也跟着紧张起来,他们因为是在京城,孙纲让他们把手枪都藏在暗处,这时已经有人想往外掏了。

“京畿重地,难道还有日本间谍不成?”孙纲吃了一惊,说道,

“我在花园口一共打死过七个。”詹淑啸说道,“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还想干什么?”他说着止住了部下的动作。

两个人观察了一会儿,没发现什么异常,孙纲来到了李鸿章的家里,很奇怪的是,中堂大人居然也在看戏。

见他来了,李鸿章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让他坐下,“托你那道折子的福,老夫如今每有所措置,少了许多物议,老夫反觉得不习惯了,哈哈。”老狐狸看样子心情极好。

“晚辈给中堂大人的购舰计划,中堂大人以为如何?”孙纲小心地问道,前些日子他已经给李鸿章写信说明了自己的计划,想让北洋海军在未来三年里,再增加两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和五艘鱼雷艇,潜艇他已经订造了两艘,估计明年上半年就能完工了。

“老夫已经报于皇上知道了,应该是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李鸿章点点头说道,“但耗费巨大,举全国之力还差不多,如果还象以前一样,单靠各省分摊,恐怕够呛。”

听了他的话孙纲觉得有些郁闷,不过他也没办法,他这个北洋船政大臣当家的这些天已经知道了,北洋海军的经费主要是海防协饷(不是慈禧挪用的海军衙门经费),由各省从厘金捐税中解付,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难免捉襟见肘,而且容易激发各方面的矛盾,是不可能让海军获得足够的经费长足发展的。

“此次俄人逼占旅顺口之事朝野震动极大,听说皇上和翁师傅大吵,皇上甚至有卖御座购舰之语,让老夫惶恐啊。”李鸿章说道,孙纲仔细地看着他,怎么也没看出他哪里“惶恐”,倒有点忍不住想笑的意思。

“翁师傅怎么就不明白,若无比‘定’‘镇’二舰更强之铁甲舰,我大清之沿海,仍然岌岌可危。”孙纲不由得担忧地说道,

“他根本就不想明白。”李鸿章哼了一声,说道,“不说他了,各省督抚纷纷上奏,要求扩充海军,你的这个计划,皇上和太后那里不一定会完全通过,明天朝会,主要问题集中在是购铁甲舰还是快船上,皇上这次叫你来,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并要你解释给朝臣听,毕竟,咱们大清懂这些的,太少太少了。现在大清百业待兴,处处需钱,户部款拙倒也是实情,但买两条船应急,还是办得到的。”

看来俄国人的这次行动也不完全是坏事,等于无意中帮了他个忙,让好多省份的高级官吏都认识到了海防的重要。

能真正得到朝廷的财政支持,有更强的战列舰,就不再是梦想了!

“对了,日本公使小村前些日子提出,想一次性付清赔款,这件事你怎么看?”李鸿章问道,

“日本为了发动这次战争,准备了好久,听说还借了洋债,损失惨重却又劳而无功,国内经济萧条,又面临着俄国人的逼迫,会一次拿出这么多钱么?”孙纲有些怀疑地说道,

“老夫也在怀疑他们能不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李鸿章说道,“不过眼下海军需款正急,他们要一次能付清全部赔款,正好解了咱们燃眉之急。”

“那倒也是。”孙纲的心也动了,三千万两白银哪,能买多少战舰啊!

“明天就通知日本人,快快拿钱来!”李鸿章拍了拍桌子,说道。

********

求票!

(六十八)朝议海防

从李鸿章那里出来,已经有些晚了,他回到了驿馆,发现美女秘书居然没睡,还在那里整理抄报。

“不用这么辛苦,挑主要的给我看看就行了。”孙纲看着她说道,

“原来大清百姓也一样被日本人害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