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字经真传)和政界大佬井上馨都持这种观点,所以伊藤博文一直在和俄国人保持着秘密接触,此次借沙皇加冕之机来到了莫斯科,就是想和俄国人达成一项协议,以尽力避免日本和俄国可能发生的冲突(1891年5月15日沙皇还是太子,在日本大津访问时就挨了一“黑”武士刀,所以沙皇陛下对日本人印象极坏,这回看见日本人能不能想报仇都说不好,这种情况下伊藤博文居然敢上门,需要的勇气也是大大滴)。

俄国人本来很希望同中国结成同盟,只是没想到让孙纲出来横插了一杠子,愣是把俄国人提出来的条件改了个面目全非,俄国人也不白给,知道中国人识破了他们的居心后就想玩别的花样,当他们得知孙纲是中国年轻官员中比较有“前途”的一个,而且手握重金掌管造船业,应该是不缺钱花,本来想行贿的俄国人知道他的妻子十分美貌(也不知是谁透的消息),所以就决定了用“美人计”进行“长线投资”,日本人这边,俄国人经过反复磋商后同日本人达成了个“协议”,即日本和俄国保证不利用自己的领土反对对方,俄国太平洋舰队可以在日本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使用佐世保军港,俄国保证不干涉日本在未来针对其它国家(这个“其它国家”应该指的是中国和朝鲜)的行动。怪不得自打塞琳娜“投怀送抱”后俄国人就再也没有了动静,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既然知道了这些,孙纲在给皇帝就自己的“私生活问题”打“预防针”的时候,就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他给皇帝的奏折里是这么说的,“俄人阴遣一贵女夜来,就臣枕席,臣知其必有所图,乃隐忍不发,顺之而以言语挑之,冀得一线消息,果探得日相在彼,阴欲结俄以图我国与朝鲜,女天明去,臣于中堂等候俄人重开谈判,不果,遂知彼女所言不虚,以至盟约未成,后与中堂离俄赴德。异日俄人欲以此事羞臣,伏唯皇上体恤,恕臣无状。”

(一百三十)阵形之议

轻轻松松几句话,就把这事“揭”过去了。

果然,光绪皇帝给他的批复一点也没有责怪的意思,先是夸奖了他一番,说他“思虑缜密,能以小见大,公忠体国”,接着就狠狠地幽了他一默,大概是皇帝整天乏味的折子看得太多了,冷不丁看到这么“有内容”的奏折,当然要好好“批示”一番,“调剂调剂”了。

光绪皇帝是这么批的,“共效于飞之时,犹不忘国事,诚难得也。朕能想见,斯时斯地,是何等情状。卿不必惶恐,朕若当此时,未必能如卿自持也。”

孙纲看完后差点没笑出声来,到底都是年轻人,皇帝也是憋坏了,一提到这方面的话题,词儿总是特别的丰富。

如果不出他所料,这个事以后将不会成为什么麻烦了。

这天,“龙扬”号战列舰同北洋舰队其他诸舰一起,回到了旅顺驻防。

据萨镇冰和他讲的,战舰到达江苏沿海时,当地人从来就没见过这么大的船,“万人争睹,商民皆拊手相庆,谓之为海上长城”,在送裴荫森灵柩下船后,战舰鸣放礼炮,水兵肃立致哀,裴荫森的家人十分感动,当地人民知道裴荫森为了建造巨舰耗尽心血辞世的经过后,自发帮助裴荫森的家人运送灵柩,并在当地为他立祠致祭,以为纪念,让孙纲感慨了好久。

裴荫森鞠躬尽瘁,一生为国的胸怀,可以说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裴荫森还留有《裴光禄选集》。《船政奏议汇编》,《他山剩简》,《书版杂著》等著作)。

但是,孙纲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海军拥有“龙扬”号战列舰地事,不可能保密太长时间。Junzitang

列强用不了多长时间还是会知道,至于是什么反应,就不好说了。

所以,抓紧时间,让这艘战列舰尽快形成真正的战斗力才是关键。

通过数次远航。“龙扬”号的官兵已经熟悉了战舰的操作,而且测试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数据,“龙扬”号以10节经济航速航行时续航力可以达到4200海里,在威海期间,官兵们都以能上“龙扬”号为荣,这艘亚洲第一巨舰当仁不让的成了北洋舰队新的旗舰,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有一大堆,让得到新式巨舰的林泰曾很是头痛。

因为,如何同其他舰艇配合作战成了一个问题。

经过改装后的“定远”和“镇远”最快可以达到17节地航速,但不可能总保持这个速度。“开远”最快可以达到近19节,编队作战航速问题倒还好办些,关键是阵形不好解决,“定远”和“镇远”是“舰首对敌”思想的产物。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