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仁川反正地方也够大,大家就都在这里“养精蓄锐”吧。

又过了几天,刘铭传率军到达了汉城,对日军踪影全无很是惊奇,孙纲和叶祖圭前去相见,孙纲向刘铭传大概讲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又说了这个“穷寇勿追”的“好处”,刘铭传是沙场宿将,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深以为然,同意了他的计划。

“只不过让言官们知道了,好说咱们纵敌玩寇了。”刘铭传说道,

“刘大人勿忧,不过略费些许文字口舌而已,这个是老夫所长,”吴大成拍着胸脯满有把握的说道,“兵不血刃夺回朝鲜,如此大功,老夫要是不作出一篇锦绣文章出来,真是愧对大清前敌将士了。”

“那就有劳吴大人了。”孙纲笑着说道,他还真差点忘了,吴大成也是“清流”,擅长廷议,让他来写,肯定能堵住那些没事找事的言官们地嘴。

刘铭传告诉他,在进攻平壤的时候,为了防止元山日军增援平壤,凤翔派统领永山率军向元山方向佯攻,牵制元山日军,结果侦骑来报,元山日军已经不见踪影,“至则营垒皆空”,永山回报凤翔,凤翔派人告诉了刘铭传,“元山已无日军,想必如孙大人所说,已经撤退回国了,”刘铭传说道,“现在我们就放慢进攻的速度,朝廷答应给我们的炮弹迟迟不能运到,将士劳苦,我也不能不考虑,咱们就在汉城积蓄力量休整一下,再做进取吧。”

说是休整,刘铭传也不想让别的国家觉得中国在“暗中放水”,他不断派出小股骑兵和气球队向釜山方向出动,这样做的目标一是侦察日军动向,二是对日军保持一定的压力,让他们好尽快从朝鲜“滚蛋”。

为了配合刘铭传地行动,孙纲派“开远”“海陵”等舰带着鱼雷艇不时在釜山海域出没,时不时地向岸上开几炮,有一次居然引出了两艘日本鱼雷艇!

可能是为了掩护运兵船,这两艘鱼雷艇拼死向“开远”舰和“海陵”舰发起了攻击,“开远”舰发炮击中了一艘日本鱼雷艇,可这艘鱼雷艇在沉没前居然垂死挣扎般的发射了一枚鱼雷!“俄见白气腾空,一声巨响,敌艇被我炮击中轮机,缓沉之际,弁兵见一鱼雷向我舰破浪而来,惊呼示警,我舰立鼓轮向前,堪堪躲过”,可以说把“开远”舰上地官兵们都吓了一跳。

另一艘日本鱼雷艇在连续向“海陵”号装甲巡洋舰发射了两枚鱼雷都未能命中后,调头驶向外海,拼命想把“海陵”号引开,想给运兵船队争取时间,“海陵”号很“善解人意”的配合着追了上去,看看走得差不多够远了,这艘日本鱼雷艇居然掉过头向“海陵”号冲来,用艇上的机关炮不断开火,鱼雷艇和装甲巡洋舰拼炮这还真是头一次见,“海陵”号向这艘英勇的鱼雷艇集火齐射,将其炸成了碎片,鱼雷艇上的日本官兵则无一生还。

两舰回到仁川后,陈荣和李鼎新告诉了孙纲发生的战况,孙纲高兴之余,也不由得深深叹息。

鱼雷艇都出来给运兵船护航了,日本帝国的海军都被打成什么样子了?

这些鱼雷艇的行动代表了日本海军最后的垂死挣扎,他们一再地把自己的“国运”拿上赌桌,把手伸向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最终,输掉了一切。

如果日本能坚持自“明治维新”以来稳健的发展步伐,不这么穷兵黩武急于求成的话,也许不会象现在这样,陷入穷途末路之中。

就打真象江穆齐所说的,日本以英国的殖民地的身份继续存在,也许不会立即亡国,可要想重新站起来,还不知道得走多少弯路。

侵略者一旦失败,所付出的代价也往往不比被侵略者少。

昔日以侵略为生的匈奴,在大汉民族连续不断的反击之下,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现在的日本,难道不是在走匈奴的老路?

成为了英国殖民地的日本,没有了独立和主权,会不会最终也在地球上消失?

(一百九十)占领对马

孙纲在仁川足足养了半个月的“精神”,在江穆齐的安排下,北洋军情处通过运输舰不断的将最新的情报送到了仁川,使孙纲能够随时关注着外界的消息。

最新的情报表明,德国远东舰队主力已经离开青岛,去向不明,孙纲估计他们应该是去和本国的运兵船队会合去了,然后直捣日本本土,孙纲和江穆齐商量后,已经将北洋舰队在日本海域的水雷分布图私下透露给了德国海军,好让德国人能够顺利在日本“抢上食”,避免英国一家独大,因为据美国方面的消息,英军所到之处,日军望风而降,稍做抵抗的也顶多一天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