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洹�

虽然南洋三舰后来在镇海招宝山炮台守军的帮助下,海陆协同,击退了前来追击的四艘法国军舰,取得了镇海保卫战的胜利。因而“将功折罪”,没有受到什么处罚,可镇海保卫战虽然获得胜利。但以万余名陆军加上海岸炮兵和三艘军舰对抗四艘法国军舰(后减为三艘)的“远征”,虽然取胜,但也可以说赢得十分勉强,如果不是此时法国舰队已成强弩之末,以后的战场形势如何,还不好说。

因为石浦这“臭名远扬”的一仗的关系,蒋超英可以说从此被“踏上了一万只脚”,再也没法翻身了。

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和林国祥等人知道了蒋超英的遭遇,都曾经很为他不平,好在后来他得到了友人地帮助。在南洋水师学堂中任职,后积年升为教习,还兼着“寰泰”号巡洋舰的管驾,虽然官卑职小,对他来说,这已经是他能得到的最好结局了。

听了蒋超英地故事,孙纲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想办法让他出任北洋水师的舰长,毕竟,当年和刘步蟾、林泰曾及严复被英国人评列入“最优等学员”的蒋超英,又经历过战火的洗礼,这样的人才,对现在的中国海军来说,是很宝贵的。^^得知孙纲将要举荐自己在北洋水师任职,蒋超英喜出望外,感激之余以至泣不成声,看着一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前辈”握着自己的手在那里掉眼泪。孙纲不由得好笑,但也能理解蒋超英此时的心情。

随后,孙纲和叶祖圭商量了一下,叶祖圭和孙纲随即以“教练水勇熟悉新舰”地名义,联名上报荣禄请求从南洋“借调”蒋超英管带从日本得来的巡洋舰,荣禄同意了,并致函南洋,要求留用蒋超英。南洋方面也准了。蒋超英就此留在了北洋舰队。

从日本来的“那须”号巡洋舰经过北洋船政局技术人员的改装修葺一新后,被孙纲命名为“海威”号。纪念在大东沟海战中英勇战沉的“扬威”舰。“海威”舰修整完毕后,在旅顺举行了升旗入役仪式,正式加入了北洋舰队,由蒋超英任该舰管带,至此,北洋舰队巡洋舰分队一共拥有了“海宁”、“海菁”、“海陵”、“海天”、“海圻”、“海容”、“海筹”、“海琛”、“海勋”、“海威”、“追日”共计十一艘巡洋舰,其规模在中国海军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

这些巡洋舰中,“海宁”购自智利,“海陵”为自制,“海圻”、“海天”、“海容”、“海筹”、“海琛”购自德国,“海菁”、“海勋”、“海威”、“追日”虏自日本,短短的四年时光,北洋舰队的巡洋舰由原来购自各国地杂七杂八型号不一的舰艇,变成了今天全部整齐簇新的新式巡洋舰,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不能不说,孙纲的那双“蝴蝶翅膀”,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因为他的关系,北洋舰队乃至中国海军,居然有了潜艇部队!

而现在,这支“东方狼群”的力量,也在慢慢地壮大中。

新式潜艇的第一艘样艇“海鲲”号在完成了各项测试后,潜艇部队的官兵都对她地性能十分满意,尤其因为她的尖弧形艇首在水面航行时,非常利于破水前进,因而航速极快,北洋舰队的官兵们因此给新潜艇起了个“水耗子”的外号。

潜艇部队也因此被人称为“水耗子军”,可是让潜艇部队的官兵们郁闷不已。

在文君风的带领下,“海鲲”号开始进行了实战方面的测试,由于采用了带有陀螺仪的“北洋版”黑头新式热动力鱼雷,“海鲲”号潜艇可以在距离目标800码左右地距离发射鱼雷并准确命中目标!

而且,由于新式热动力鱼雷在水下速度快,而且航向基本不受水流地影响,比以前的鱼雷性能更加稳定,“海鲲”号经过多次试射后,证明了她对航行中地舰船一样有攻击能力!

这个试验结果对还在向中国虎视眈眈的列强海军来说,可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数次鱼雷试射表明,中国海军的水下攻击能力,目前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海军!

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实战测试,新潜艇也暴露出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关于冲角战术的运用。

由于在新潜艇上安装冲角的目的主要是对付木质商船,在孙纲的要求下,“海鲲”号潜艇对着木质靶船进行了数次撞击试验,结果却让孙纲和出这个主意的设计师们十分失望。

第一次撞击试验,靶船倒是沉了,可潜艇的冲角也卡在了靶船上,被靶船一齐带到了水底,经过艇上的官兵们的不懈努力,“海鲲”号好不容易把脑袋瓜子从靶船船体里“拔”了出来,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