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三百三十六)海路方面的战斗

“大人勿忧,孝乌以为,俄国人色厉内荏,是在虚张声势,彼现在正内外交困之时,根本没有力量与我国大战,”江穆齐说道,“咱们正好可以狠狠敲他们一回竹杠。”

“那就是他们国内出事了?”马眨了眨眼漂亮的大眼睛问道,她现在对这些方面已经十分“敏感”了。

“夫人说的正是,”江穆齐答道,“因东方遭此大败,俄国国内民变四起,有些地方已经发生了兵变,而且波及到了海军,其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因为不堪官长虐待,发生过数次哗变,虽然全都被镇压下去,但这样一来,彼舰队想要远涉重洋到东方来同我军决战,可能性微乎其微,孝乌估计,俄国人那支分舰队根本出不了欧洲。而且俄人在佐世保和海参崴之舰队水兵亦颇为厌战,又畏英美与我联手,是以避战不出,我若再稍以兵势相压,俄人必当屈服。”

江穆齐的分析可以说很有道理,孙纲点了点头,仔细地看完了情报后,了解了这些天海陆两方面的战况,以及“日俄战争”的进展,心里又有了主意。

在黑龙江的陆路战场,冯国璋、吴佩孚、刘永福、马玉昆、周家恩等军向溃退的俄军展开了多路追击,齐齐哈尔、宁古塔、瑗珲、呼玛尔等重要城市相继收复,“俄人闻华军将至,皆弃城而逃”,中国军队目前已经收复了黑龙江的大部分领土,现在推进到了黑龙江边,冯国璋等众将计议后打算渡江向俄军发动攻击,但因为弹药难以补充,又缺少船只。因而没有贸然行动。

海路方面,北洋舰队和俄国海军数度交手,战况比起陆路,其激烈程度,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在北洋舰队用水雷封锁了对马海峡之后,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塔克中将觉察到战争一触即发,在向北洋舰队抗议未果后,为了支援在佐世保和长崎同日本人苦战的俄军,斯塔克亲率太平洋舰队主力出海,准备强行突破对马海峡(看来俄国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想玩“避战保船”的“舰队存在”策略地)。

当时在对马海域巡视的是北洋舰队的巡洋舰“海菁”号和“超日”、“逐日”两艘鱼雷巡洋舰。发现大队俄舰后,北洋三舰立刻向舰队主力发出了无线电信号,然后凭借高速向俄舰发起了先发制人的攻击,这场被后世称为“第一次对马海战”的海上战斗就此打响。

按理说中俄两国目前没有宣战。处于“和平时期”,不应该一见面就这么“亲热”,可北洋海军的官兵们吸取了丰岛海战的教训后,就再也不去遵守什么“衅不我开”的信条了。反正看俄国人这架势就是来找碴的,还管什么三七二十一,先打了再说。

北洋三舰见到如此庞大的俄国舰队不但没跑,居然就这么“顶硬上”地冲上来了,应该是让斯塔克吃惊不小的说,而且据说这三艘中国军舰无一例外的都采取了“强压通风”,全部以最高的速度向俄国舰扑来!

面对强敌,中国海军将士们所表现出来地勇毅和果敢,是难以想象的。

正当俄国水兵七手八脚地操纵火炮准备开火时。三艘中国军舰已经冲到了近前。齐齐向俄国舰队发射了鱼雷!

在这种距离上发射鱼雷。俄国人还真没见过。但很快俄国人就发现。中国军舰这次发射地鱼雷有些不太一样(全都是北洋船政局新研制出来地长射程鱼雷)。这些鱼雷在海中不但速度极快。而且笔直地航迹在海中显得格外地渗人!

发现中国军舰发射地鱼雷有些不太对劲后。俄国舰队立刻开始纷纷规避。队形登时大乱。中国军舰随即调整了方向。又进行了第二次鱼雷齐射。并开始发炮轰击。第一排炮弹就正中太平洋舰队旗舰“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排水量11000吨。主炮口径305毫米。航速16节)地司令塔(又中了。很好很好)。中国海军地穿甲爆破弹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巨大地威力。剧烈地爆炸将司令塔内三分之一地军官炸死。斯塔克本人也受了伤。俄国舰队因为躲避鱼雷。甚至没有能组织起有效地反击!一些俄舰纷纷向三艘中国军舰开火。炮弹却通通失地。北洋三舰象检阅一样地冲过俄国舰队地阵列。并再次发射了鱼雷。激战中。俄国巡洋舰“科列茨”号(排水量1290吨。主炮口径203毫米)躲闪不及。被鱼雷击中。发生了一连串剧烈地爆炸。在目瞪口呆地俄国水兵地注视下瞬间就沉没了。

“科列茨”号巡洋舰“有幸”成了被中国海军击沉地第一艘俄国军舰。

面对“科列茨”号地沉没和旗舰地中弹。俄国舰队一时间失去了指挥。乱成一团。眼看着北洋三舰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