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 (第1/4页)

和魏瀚等人商议后给这些地方增加了舷侧装甲,使全舰的防护力进一步加强。

刘冠雄对孙纲讲起他们在佐世保外海围攻“留里克”号时的情景,这艘吨位快赶上战列舰的大型装甲巡洋舰的凶猛火力给当时的中国巡洋舰分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刘冠雄当时都有些后悔没带大舰来对付它的感觉,“追日”号巡洋舰瞬间就被它击中起火了,被迫退出了战斗,幸亏不是一线主力舰的“漫游者”号凭着厚厚的铁甲挡住了它密如雨点的炮弹,加上水上飞机的干扰和俄国炮手的炮术奇劣,才使得中国海军取得了胜利,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现在,这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居然成为中国海军的了,中国海军自成立以来就没有过这么大号的装甲巡洋舰,海军将士们的兴奋之情可想而知。

而让孙纲吃惊的,是他头一次见到的另一艘俄国巡洋舰“阿斯科尔德”号。

因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烟囱这么多的军舰。

这艘巡洋舰,居然安了一排整整五个烟囱。

据说这艘巡洋舰刚刚被拖到旅顺后,附近的百姓们纷纷前来参观,不知是谁给中国的老百姓们“灌输”的这个观点,老百姓们竟然认为烟囱越多的军舰越是强大,原先在北洋舰队中,只有“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是两个烟囱,其余的舰艇都是只有一个烟囱。后来建造的“龙扬”号战列舰等一系列新舰也都是两个烟囱,更进一步的证明了百姓们的“论断”,现在冷不丁一下子冒出来了一艘五个烟囱的军舰,百姓们的吃惊是可以想象的。

(四百一十四)俄国“战利舰”入役

(四百一十四)俄国“战利舰”入役孙纲记不住自己是在后世的哪一篇文章里看到的了,非洲的土著百姓好象也有类似的“观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见惯了两个烟囱的英**舰的非洲土著人见到德国人开来的三个烟囱的轻巡洋舰“柯尼斯堡”号,无不惊异于其“强大”,甚至给这艘才3400吨的轻巡洋舰起了个“马纳瓦利纳波姆巴图鲁”的外号,意思是“背着三根管子的海上武士”,后来身上插着三根管的“柯尼斯堡”号巡洋舰击沉了身上只有两根管的英国巡洋舰“飞马座”号,让土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但是后来“柯尼斯堡”号为什么会栽在了两艘只有一个烟囱的英国蚊子船手里,可是让土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中国海军居然有“五根烟囱”的“巴图鲁”了,中国老百姓的兴奋和自豪可想而知。

正当孙纲也为这艘五根管子的巡洋舰吃惊不已,笑问诸将有没有见过更多烟囱的军舰时,还真有人给出了他答案。

“黑猫船长”余波尔就告诉孙纲,他在南美的时候还见过“六根管”的巡洋舰,据说是法式巡洋舰呢,只不过记不清是哪个国家的了。

经过改装的“阿斯科尔德”号巡洋舰舰长131。2米,宽15米,吃水6。2米,排水量达到了6320吨,拥有152毫米速射炮12门,另有75毫米炮12门,火力也很强大,它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23节,在巡洋舰里算得上是飞毛腿了。

而“米宁”号老式巡洋舰按照孙纲当初的意思,改造成了一艘地地道道的“舰载鱼雷艇母舰”。

在进攻海参崴港的战斗中,轻捷小巧的舰载鱼雷艇居然发挥了重要地作用。让孙纲重新意识到了鱼雷艇部队的用处,于是北洋舰队就有了一级重要的特殊舰艇——舰载鱼雷艇母舰。

经过改装的“米宁”号舰载鱼雷艇母舰排水量达到了6300吨,舰长89。9米,宽15米,吃水7。7米,去掉了原先上面的12门152毫米炮,只保留了四门203毫米炮,舰上可搭载6艘舰载鱼雷艇。专门用于对港内目标实施偷袭。

这三艘来自俄国的“战利舰”的加入,使得北洋舰队巡洋舰分队的实力发生了飞跃,原先装甲巡洋舰很少地北洋舰队现在有了“留里克”号和“阿斯科尔德”号巡洋舰的加入,从此告别了没有重巡洋舰的历史。

孙纲在这三艘巡洋舰上视察完毕。给她们分别起了新名字,“留里克”号被孙纲更名为“海平”号,“阿斯科尔德”号被更名为“海晟”号,“米宁”号被更名为“运雷”号,于是这三艘俄国“战利舰”正式升旗入役,加入了北洋舰队。

不知道在这三艘俄**舰加入到北洋舰队的那一刻。远在莫斯科地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会不会感觉到不舒服以及打喷嚏。

江穆齐还告诉孙纲,从南美购进的六艘巡洋舰“圣马丁”号、“加里波第”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