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 (第1/4页)

“想不到这帮洋人居然也迷信得可以,”孙纲看完报纸后笑着对爱妻马说道,“光说义和团迷信,他们其实也好不哪去。”

“全世界都让你给耍了,”马看着自己的丈夫一副洋洋得意地样子,说道,“只是我还有一个问题,你是用什么办法让天下雨的?如果不下雨。这个事情绝不会解决得这么圆满。”

刚才报纸上已经说了,中国政府向各国公使提出来修改条约当中的“领事裁判权”一项,以便于借着“神迹”的大好机会彻底解决“民教相仇”的问题,各国公使也通过这件事意识到了不公平地“领事裁判权”引起的中国民众盲目排外情绪所造成的危害,已经纷纷请示本国政府准备修改这一条款。目前各方谈判正在进行当中,虽然现在还达不到完全废除这一条款,但做出对中国方面有利的改动应该是一定的了。

“说实话,那些个杀人放火割JJ的神迹都好办,唯独这个下雨,我也想不明白。”孙纲说道,“别是现在就有人会玩人工降雨了。”

“不就是用大炮和火箭把干冰或者碘化银打到天上的云彩里去吗?”马问道。“没准现在就有人知道怎么用了。”

“拜托,亲爱地,那可是三四十年以后的事,现在可能出现吗?”孙纲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

“也是。不过现在碘化银已经有了,等我把这个创意卖给天工公司。”马象是忽然想起来了什么,点了点头,兴奋地说道。

“这些个教案现在司法部和大理院趁热打铁几乎都解决了。老百姓的怨气都已经消了,因为下雨的关系,各地的义和团纷纷解散回家种地去了。”孙纲说道,“现在应该是不会有什么拳乱了,这个下雨的事,咱们现在可以放一放先不管。我另外有重要的事需要你来做。”

“我可不去给你弄什么劳什子的神迹去。”马立刻“抗议”道,“你还是让你地任大署长去好了。”

“想哪去了。我能让你去干这种事吗?”孙纲笑道,“我先问一下,银行的事你办得怎么样了?”

“都已经开张好些日子了,你还银行职员出身呢,一点忙都帮不上。真是的。”马不满地说道,“开业那天也不去捧下场,还好意思问。”

马告诉他,在罗斯彻尔德家的小公主尤吉菲尔的帮助下,“北洋实业银行”在北京正式成立并顺利运营了。

“北洋实业银行”是继189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后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地又一家近代银行,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的华资银行。

“北洋实业银行”创立时招商股为600万银元,马以北洋商贸集团的名义投资入股200万银元,“滇南钱王”王炽的“同庆丰”入股100万银元,李鸿章投资入股20万银元,孙毓汶投资入股20万银元。张之洞、刘坤一、谭钟麟、王文韶、林绍年各投资入股10万银元。陈宝箴投资入股5万银元,罗家公主尤吉菲尔作为“大股东”之一。也投资入股100万银元,剩下地则在民间募集。由于“北洋商贸集团”早就声名远扬,加上又是华夏共和国政务院参政之一的孙纲的夫人出面,因此募集非常成功,顺利的集够了600万银元。让“北洋实业银行”得以很快的运营起来。

在孙纲的努力下,政务院颁布了“华夏共和国银行律”,这部中国自己的银行法“以美国银行法为蓝本,以舆顺华夏民情则例为依归”,因为照顾到了中国目前金融界的实际情况,所以没有引起什么波折,非常顺利的在“议政院”的讨论后公布全国。

“北洋实业银行”成立后,为了和国际接轨,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和营业规则以罗斯彻尔德银行为准,当然也参考了一些中国传统地有益做法,“权归总裁,利归股商,商款商办,官但保护,而不管事,用人办事,以罗氏银行为准”,在北方“钱业总会”地推举下,经过仔细挑选,“北洋商贸集团”专管金融的副总裁杜筱佳担任了北洋实业银行地总裁。而且为了借助外才,从英国的罗斯彻尔德家族聘请了几位专家来北京任职,并和在北京的由盛宣怀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北京分行“互为奥援”,融通中外金融。

“北洋实业银行”成立之初,即由华夏共和国授与发行银元钞票的特权,和中国通商银行一样,成为了整理中国货币制度的又一个重要枢纽,除了可以发行纸币以外,北洋实业银行也和中国通商银行一样,代理国库存款,代收存放各省汇解的库款,而且这次中国在海外发行的公债所得的大量款项,也都经由中国通商银行转汇给北洋实业银行。

“公主殿下说了,中国的金融市场上纸钞都是外国银行的,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