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的成就您是知道的,我国船厂一定会优质而高效的完成您的要求。”

虽然他话说得很轻松,但孙纲还是听出来了他有些“迫不及待”。

他现在甚至能够确定,是英国政府要求赫德前来见自己的!

英国政府可能已经觉察出了德国人的海军建设计划里潜伏着的危险,而中国向德国购舰的举动明显的引起了英国人的不安!

既然是这样,那就不妨来个“将计就计”好了。

“您乐意帮忙真是太好了,”孙纲说道,“那我就不客气的麻烦您了,我们就说好了,我愿意向英国订造一艘新的战列舰,当然了,和先前一样,由我国提供图纸和要求,由英国造船厂完成建造。”

反正他本来就想向英国订造一艘,这回正好卖赫德一个人情。

“我们会向您证明,您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赫德高兴地说道,事情容易得有些出乎意料,他事先应该是没有想到。

“闻弦歌而知雅意。”孙纲笑道,“其实您不用绕这么多的弯子,直接和我说就可以了,您和我国执政李鸿章先生是多年故交,我是执政的晚辈,我也希望我们也能成为朋友。”

“那是我的荣幸,参政阁下。”赫德微笑着说道,似乎对孙纲的“表现”很满意。

“好朋友之间的谈话就应该随便一些了。”孙纲看着赫德说道,“我是个军人,对经济方面的问题所知不多,但又不可能不和这些事情打交道,今天您上我这里来,我正好有好多问题想要请教,还请您不要见怪。”

(四百五十)把“丑话”说在前头

听了孙纲的话,赫德立刻表现出了十分专注的样子,说道,“阁下请讲,我知无不言。'。'”

孙纲很佩服这家伙的汉语说得如此流利,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我对关税方面的问题所知不多,我想知道,一个国家的关税税率制定,有什么统一的标准么?”

赫德立刻就意识到了孙纲话里的意思,他似乎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军人会把问题说得如此一针见血。

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如此之低,已经引起了中国商业界人士的不满,他应该是早就听到风声了。

“倒不能说有什么固定的标准,”赫德想了想,很快回答道,“简单来讲,可以说是根据国家之间具体的贸易情况来制定的,以求尽量满足贸易各方的利益。”

“噢,原来是这样。”孙纲点了点头,说道。

赫德这个家伙果然滑头,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把问题揭过去了。

“中国关税税率的制定,是根据以前各国和大清朝廷签订的条约当中的协定关税条款制定的,因为在以前的贸易当中,外国商人的利益因为过高的税率而受到了损害,现在的税率就是经过大清朝廷和各国协商后共同决定的结果,”赫德看着孙纲的脸色,小心地补充回答道,“我认为目前的各项关税税率对中国来说,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这个家伙居然把不平等条约抬出来压他了。

“当然了。赫德先生在这方面是专家嘛,”孙纲笑着说道,“我听说贵国尊敬地女王陛下已经赐封您为爵士,表彰您为保护贵我两国商业利益而做出的特殊贡献,我想,这样的荣誉,您是当之无愧的。”

孙纲通过军情总处收集上来的关于赫德的信息已经知道,为了表彰赫德维护英国在华利益所做的贡献,英国政府于1879年授于他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十字勋位爵士,1889年授于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大十字最高级勋位爵士。1893年封他为男爵。的确,作为一个英国人来说,他当得起这种荣誉。

但对中国人民来说,牺牲的经济利益未免大了点。

“其实,我更看重中国政府给我的荣誉。”赫德叹息了一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可以说是我地第二祖国了。我在1866年曾经写过一篇局外旁观论献给大清朝廷,提出全面改革的建议,可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看了看孙纲,说道,“我很高兴的看到,现在的中国政府,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我记得是您说过,中国离真正地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您的比喻再贴切不过了。”孙纲看着他说道。“那时的中国,确实如您说的那样。可现在,中国想要真的站起来,身上的一些有形的无形的枷锁,先得去掉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