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 (第1/4页)

“哪能呢,那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孙纲说道,他这句话可以说是发自“内心”地。

“你怀疑她和日本人有接触?”马听了孙纲讲的和红发美女“比武”地事后,不由得吃了一惊。“想不到她还会武功?”

“也可能只会几招,毕竟她也曾经是一个战士,但那一招很象是日本柔术,我对日本功夫不太了解,也仅仅是感觉象而已。但愿是我神经过敏。”孙纲想了想,说道,“毕竟罗斯彻尔德家族在甲午年那一仗曾经帮助过日本人,虽然我不希望她和日本人有什么联系,但是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所警惕。”

“这位女财神现在毕竟是在全力帮助我们,即使以前她和日本人有联系,但现在日本人已经是烂泥扶不上墙了,他们老罗家钱再多,也不会把钱往水里扔吧?”马不以为然的说道,“犹太人可是最会投资的说。”

“所以我怕这个女财神有什么闪失,坚决不放她上战场。我已经安排下去了,还是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孙纲平静地说道,“反正她说她最近不会离开我的视线,我正好可以好好的摸摸她的底。”

“我听着这话怎么这么别扭呢?”马偏着头,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说道,

“你别想歪了,你们俩就已经够我呛了,我现在没那么多心思去享齐人之福。”孙纲有些好笑地看着爱妻说道,

“我现在就已经想歪了。”她故作“幽怨”地叹息了一声,看着他说道,“我看你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不说这些了,你还是多动动脑子帮我想想发展工业方面的事情吧,等这些事情大体上有了头绪之后,我就要去大沽口炮台巡视,然后咱们全家去接收库页岛。”孙纲说道,

“去天津大沽口炮台?哦,对了,历史书上说的,八国联军就是从那里打进北京的。”马好象想起来了什么,说道,“现在应该不会再有八国联军了吧?”

“大沽口炮台扼守京城门户,历史上曾经四次遭受外国从海上的入侵,圆明园那一次,英法联军也是从那里打过来的。”孙纲说道,“现在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八国联军了,咱们只要住在北京,那里就是咱们的大门口,如果说北洋海军是第一道防线,那旅顺和威海就是第二道防线,而大沽口就是最后一道防线了,所以防守是必须得加强的。”

“想要让国家获得真正的安全保证,要做的事还真是多啊。”马叹息着说道,“希望咱们的孩子将来长大,会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不再经历这么多的战争。”她看着孙纲,苦笑了一声,“自从嫁了你,这仗就没断过。你这个家伙。”

“当初中国能在这样险恶的环境当中发展起来居然没有被瓜分灭亡,其实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孙纲说道,“咱们能把盘子翻成现在这个模样,应该说是奇迹了。只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从现在算起,我估计最多需要十五年,我们就不用再害怕西方列强了。”

“十五年?那是不是就好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了?”马一下子想起来了那时候可能会发生的事,不由得惊叫了起来。

“赶上不一定等于非得参加。”孙纲看着她,笑着说道,“先别想那么远,咱们还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再说。”

“关于纺织工业的发展,你必须得引起注意,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这个衣的问题是相当重要的,”马说道,“我前些日子通过工商总会、工业部和海关调查了一下,中国现在的国产棉布有百分之六十左右是手工纺织成的,因为效率低,还不便宜,所以难以和外国的机制棉布竞争,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民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而现在进口关税税率又不能马上提高,有些事情,恐怕是不能光靠一句提倡国货就可以解决的。”

“手工劳作是没法子和机器生产竞争的,”孙纲说道,“想改变这种状态,就得让咱们的纺织工业也实行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才行。”

“所以我让天工公司最近从国外进口了最新式的全套纺织机械,并购买了专利,想在国内推广,但又不知道该怎么着手。”马说道,

“这还不容易?中国老百姓最愿意跟风,咱们先自己弄个工厂,用新机器产生,老百姓看到好处,自然就会想办法改进,咱们再让天工公司卖给他们机器就行了。”孙纲说道,

“可他们都是手工工场,资金有限,上哪里弄那么多资金去改进设备呢?”马想想有道理,但她立刻又提出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难道要国家来贴补不成?好象国库没那么多钱吧?”

“国家和商会共同出面,以股份制的形式把他们统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