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 (第1/4页)

看完了信他才知道,是因为智利海军再次向中国的“北洋船舶重工”发来了订单,要求订造十艘潜艇和两艘驱逐舰,智利人的行为明显刺激了中国海军将士,没等孙纲实行自己的“狼群”计划,这帮好战分子就已经自动向他这个“始作俑者”提出来了。

智利人在海战中尝到了潜艇的甜头,已经下决心大力发展潜艇,有把智利建成南美第一潜艇强国的势头,而且由于在这次和阿根廷的战争中,大型舰艇表现不佳,而小型的驱逐舰和鱼雷艇却都打得十分出色,因此智利人也考虑要给自己增加新型的驱逐舰和鱼雷艇等小型舰艇。

海军将士之所以会借此向他如此的“狮子大开口”,是知道了他手头的资金现在应该是十分宽裕的,因为他们听说了中国分别向英国和德国订购新式战列舰的合约已经签订了,这两艘战列舰的造价分别是八百六十万银元,听说他还要向美国再订造一艘同级的战列舰,这是中国继订购“定远”“镇远”和甲午时购买智利七舰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购舰,孙纲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大的手笔来,让海军将士们震惊不已,但也感到无比的兴奋。

(四百五十九)“冤家易解不易结”?!

如果这个购舰计划得以完全实现,那就意味着,算上原有的“龙扬”号和“龙乡”号战列舰,加上在国内自制的“龙昶”号战列舰和在美国改装的“龙江”号战列舰,中国海军将拥有七艘万吨以上的战列舰!

这样的话,中国海军将真正可以做到“同西国并雄海上”了。'。'

在海军将士对此都感觉到兴奋莫名的时候,中国海军的四位舰队司令叶祖圭、林国祥、刘步蟾和程璧光却表现得十分冷静,他们知道孙纲现在敢这么“疯狂”,一定有他的道理,但尽管现在海军经费充裕,可也不能随便乱花,他们曾经通过电报的方式讨论了一下中国海军的发展问题,一致认为,中国海军不能一味的追求和西方国家的海军规模看齐,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道路,他们看到中国海军现在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对此则提出来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北洋舰队司令叶祖圭认为,中国海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国海岸线及“属邦”的安全,以及维护海上贸易和运输航线的安全,战争爆发时以取得并保持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为主要作战目标,中国的海岸线较长,海岛众多,拥有“坚甲巨炮”的战列舰队不可能“处处遮护”,而“各舰种功用不同”。战列舰队地主要职责是同敌国舰队进行海上决战,防守海口是浅水重炮舰的责任,而防守海岸线和海岛,巡洋舰和驱逐舰比较好一些。

南洋舰队司令林国祥认为,这几次中外战事都表明,拥有高速机动能力和强大的鱼雷兵器的中小型舰艇在海战中所起的作用也非常大,在北洋舰队针对俄国太平洋舰队的进攻行动中,“我巨舰未能与俄舰一决胜负。俄舰龟匿港内不出,多为我雷艇猎舰所破”,其实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他还指出,在现在的海战当中,鱼雷艇和驱逐舰对主力舰队的威胁越来越大,体型巨大地战列舰和大型巡洋舰面对多艘鱼雷艇和驱逐舰的用鱼雷发起的集群攻击,“闪避不易”。一旦被击中,就会给大舰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即使能够及时躲开,战舰因为规避对方发射的鱼雷的关系,火炮的瞄准会受到极大地干扰,从而失去攻击敌人的机会,所以在海战中,大型战舰为了防备鱼雷艇和驱逐舰的突袭。必须依赖于本军的驱逐舰队的保护,所以有必要在大力建造战列舰和大型巡洋舰的同时,给这些巨型战舰配备驱逐舰作为保护,“猎舰为巨舰之屏护,巨舰为猎舰所依恃,战时可收互助之功”。林国祥最早就是鱼雷巡洋舰的舰长,对鱼雷兵器地认识可以说相当深刻,提出的问题也是非常尖锐的,他的意见也得到了叶祖圭、刘步蟾和程璧光的认同和支持。刘步蟾对战列舰的认识比较多,但他现在居然和林国祥程璧光一起向孙纲提出来,“兵宜合不宜分,万吨铁甲巨舰建成后可尽归北洋,以为一队。南。海,越三军原有之定镇开三舰守口足矣。当再多造鱼雷猎舰及快船予三军,蚊炮船亦当再添数艘。则攻敌、守口、护航皆足敷用。”那意思是他们三洋舰队战列舰就不要了,他们只要巡洋舰、驱逐舰、鱼雷艇以及潜艇,再加上防守海口和内河的浅水重炮舰就够用了。

这三个舰队司令现在一起“转性”了,居然不想要战列舰了,可是让孙纲根本没有想到的。

不过孙纲仔细分析了他们的建议,觉得他们说地其实也是相当有道理的,他们现在对自己所统率的舰队的发展所进行的考虑,不再象大清水师地时代,光图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