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1/4页)

英国人现在极力支持中国对抗俄国。其目的孙纲早就了然于胸,中俄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很可能还是采用老办法,把打得两败俱伤的中国和俄国拉过来,成立一个“英法中俄”同盟,来对抗自己的下一个敌人——在各个方面挑战英国地“德意志帝国”。

而现在,对中国来说,最危险的敌人是俄国,中国如果和德国现在就正式结盟地话,英国人势必会和中国翻脸。中国想仅仅依靠德国的支持打败俄国应该是很不现实的。如果要考虑和德国结盟的话,也应该是在同俄国的战争结束之后。///

至于美国和德国的联盟的可能性。至少孙纲现在是一点迹象也没有看出来。

国家之间的同盟都是以现实利益为第一位的,不是一厢情愿就可以实现的。

出于对老头子地敬重,孙纲没有给老头子泼冷水,但他时不时地提醒老头子,自己现在的购舰计划和海外发行地公债,以在英国的份量最大,而这些,将是中国在对俄作战当中取胜的重要保证。

他相信老头子是会明白他的意思的。

果然,在见到德国“皇弟”之后,李鸿章和德国人说了什么,他几句话就都知道了。

亨利亲王这回等于是直接受德皇威廉二世之命而来,他提出来的建议是,中国和德国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抗英国,德国和中国在各个领域开展全面的合作,作为友好盟国的象征,德国将把青岛交还给中国,只保留临时使用青岛作为锚泊地和补给站的权利。

德国人这回看起来结盟的诚意还是很大的。/

李鸿章对亨利亲王提出来的“中德结盟”的建议非常的“感兴趣”,可他随后提出来的“要求”可是让亨利亲王差点儿当场傻掉。

老头子提出来的条件是,中国和德国同时在东西两线夹攻俄国,一举灭掉俄国,“平分其土”!

老头子对亨利亲王说,德国以资金和技术支持中国编练一百万新式陆军,中国以矿产等各种物质资源支持德国发展武备,两国在1905年以前做好战争准备,然后同时在东西两线发动进攻,一举灭掉俄国,两国平分俄国领土,“开千秋万世之基,为全球之共主”。

这是孙纲头一次知道老头子居然也能这么“疯狂”。

“东方俾斯麦”的雄心这回可真是大啊!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有没有过这个想法没有人知道,至少亲王殿下是没有。

德国“皇弟”对李鸿章提出来的建议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在确定了中国领导人的意图之后,他小心翼翼地向李鸿章重申中德结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两国的国家安全,不一定非得以如此大规模的针对别国的战争行动为条件,李鸿章则指出,俄国人现在厉兵秣马要对中国动手,中国现在就面临着俄国人的威胁,“非如此不足以除后患”,如果德国不能给中国提供如同英国方面的援助的话,那中德结盟实际上对中国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凭心而论,老头子的这个建议也不是异想天开的一点可操作性都没有,德国人在西线发动进攻的话,可以大大减轻中国这边的军事压力,有助于中国战胜俄国。

但从德国人的角度考虑,德国人应该是不可能同意的。

如果中国和德国真的在东西两线同时夹攻俄国,俄国的同盟法国是不愿意看到这一切的,法国人并不是真心实意的支持俄国,但也不愿意看到俄国倒下,如果德国人真的对俄国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话,法国人难保不抄了德国人的后院,那样的话,德国就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危险了。

德国人是绝不会为了中国的利益而同法国和俄国开战的。

其实,在西方,德国人面临俄国方面的压力一点也不比英国小,德国人其实愿意看到中国和俄国发生战争,那样的话,沙皇只能把注意力放在东方,德国人的压力就会大大减轻,但如果要让德国人以实际行动进攻俄国的话,德国人是绝不会那么干的。经过几天的会谈,关于中德结盟的事情,只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当中达成了共识,关于这个“联兵攻俄”作为结盟条件之一,却始终进展不大。

德国“皇弟”来中国之前,对中国政府的情况也是做了详细的了解的,他知道,实际负责军事的政务院最年轻的参政孙纲是政府最高首脑李鸿章的左右手,孙纲是服从李鸿章的,所以他一开始就把老头子当成了主攻对象,但却没想到老头子提出来了这么一个“疯狂”的提议,他明白自己在德国的哥哥是不会同意的,因此也没有去见孙纲,倒不全是因为“贵族身份”的原因。

孙纲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