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 (第1/4页)

“去看看。”张宗昌点了点头,向手下挥了挥手。

“这一带既然靠河,咱们的炮艇应该能过来吧?”许~说道,“他们没发现,俄国人应该是没有过来。”

“反正也来了,不差这一个地方,”张宗昌大大咧咧的说道,“一旦要是有俄国人,嘿嘿,咱们可就又有便宜捡了。”

许~笑了笑,点了点头,招呼大家跟了上来。

很快,骑兵队伍赶到了那处简易码头,但当张宗昌看到眼前出现地狱般的景象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还真让你说着了,俄国人还真是从这边儿过来的。”张宗昌用手里的骑枪敲了敲刚才那位蒙古族骑兵战士的肩膀,一边喃喃地说着,一边策马向前,“不过,好象没咱们什么事了。”

眼前,到处都是俄国人的尸体。

成片的俄军倒毙在地上,足有数百人,尸体身上的枪眼处流出的血迹都已经凝结,证明他们已经死去很久了。

这里的确是一处简易码头,只是码头周围的河水,现在已经变成了红色。

“这帮俄国人死的也真是干净利索啊。”张宗昌望着地上呈“扇形”分布的俄国人的尸体(还有马匹),忍不住赞叹道。

(六百八十七)不可告人地目的

宗昌身边的许~看着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俄军士兵的里也满是惊骇和不解。

所有的俄国人的尸体都怪异的呈一个头朝外脚朝里的倒地姿势,围成了一个大大的不规则扇形(其实可以说是很多个大大的圆形),可能是因为恐惧的关系,很多俄国人临死的表情都极为难看,有的人甚至连眼珠子都要瞪了出来。

张宗昌翻身下马,习惯性的伸出手抓起一把泥土嗅了嗅,又拾起了一枝俄国士兵手中掉落的步枪打量了一下,他小心的向前走了几步,捡起了一颗已经扭曲变形象一个破烂的烟头一样的子弹头,看了看,抛给了许~。

许~接住了子弹头,仔细的看了看,眉头不由得紧皱了起来。

他当然知道,只有子弹打在无比坚硬的钢铁之上,才会变成这个样子。

而让他和骑兵战士们感觉到触目惊心的,则是地上那数道又宽又深的仿佛车辙一样的印痕。

还有上面那似乎被无比沉重的东西辗压后弯曲断裂的俄军步枪和几乎被压成肉饼的死尸。

“他们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了突然袭击的。”许~说道,“而且好象是被可以旋转的机枪火力打死的。”

“哪一支部队做的这么干净利落?”张宗昌看着周围整齐划一排列在那里的俄军尸体,脸上也写满了惊讶,“根本找不到近战的痕迹。”

“如果不是这些弹痕,我就以为他们撞见鬼了。”张宗昌捡起了地上的那被压断的半截步枪,小声嘀咕道,

一些骑兵战士开始在周围搜寻起来。没有再发现俄军。当然。也没有看到自己人。

“也许是军情处那帮人干地。或者是内务部队和近卫军到了。”张宗昌说道。“近卫军还能强些。内务部队那帮人全都是杀人不眨眼地家伙。而且武器全是最新式地。有地听说连洋人都弄不出来。弄不好是他们来了。”

“对。也许是孙部长派他们来执行什么特殊地任务。”许~点了点头。“这个咱们就多问了。等回去打个报告好了。”

张宗昌点了点头。又望了望这片显得异常诡异和恐怖地屠宰场。带领部下们继续开始他们地搜寻行动。

在行动结束后不久。关于这场战斗地报告被送到了段~瑞手中。

因为俄军一个支队(俄军在东方的编制一直极为复杂)迂回到了中**队的左翼并被中**队包围地战报传来,段~瑞没有对张宗昌等人的报告过多的留意,只是命令江防舰队加强对呼伦湖一带河流的监视。

而远在北京的中**队的最高指挥官孙纲,在军务部里看完了前方转来的所有战报后,立刻把军备司司长黄兴叫了过来。

“这是怎么回事?”孙纲把张宗昌地那份文理并不十分通顺的报告递给了黄兴,“为什么不告诉我?”

“原来是准备在战场上试验成功后再向部长汇报的。”黄兴看了看张宗昌的报告,很奇怪军务部长为什么会对这种新式战车如此的关注,“现在从这些报告来看,我们的设计已经取得了想要的效果,只是战车的越障和越壕能力尚不理想,还需要改进,因此暂时还不能投放到战场。”

“一共造了多少?”听了黄兴地话,孙纲皱了皱眉,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