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部分 (第1/4页)

油督怠�

当得知中国人集中了三万大军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要把这个珍贵的港口从自己的手里夺走的时候,沙皇就感觉到了不妙当源源不断东援的俄国陆军主力因为西伯利亚大铁路被可恶的中国骑兵部队切断而在伊尔库茨克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沙皇果断的下令马卡洛夫将军率领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出征,前去给解符拉迪沃斯托克解围。

现在,马卡洛还在路上的时候,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居然已经陷落了!

接二连三的失败和因为战争导的经济困难,已经使俄国民众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同中国的战争所遭遇到败使沙皇不得不重新审视俄罗斯帝国自克里米亚战争后一直奉行的“东进”政策。

海崴地陷落不可避免地在俄罗斯帝国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地风暴。俄军在东方地惨败在俄国国内引发了诸多地危机。但就象很多地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些危机带给沙皇尼古拉二世地。其实也不全是坏事。

国家杜马预备会议主席谢尔盖罗姆采夫(立宪民主党人地协助下。俄国民众好容易接受了“黄祸”(沙皇现在真应该感谢一下“坏孩子威利”威胁地论调。国内地革命地暴乱规模正在迅速地减小甚至于一点点地熄灭(鉴于国内形势日益严峻皇被迫答应了立宪民主党人地要求。成立了国家杜马并且答应施行“宪政”。大量地新征募地军队正沿着运输效率已经提高了不少地西伯利亚铁路向远东增援。这样地情景。又给了沙皇一定地信心。

自己地稍微妥协退让。居然换回了国内地政局稳定。这也是沙皇事先没有想到地。

现在在做出对中国继续作战地决定地时候。除了维特等人|多地俄国贵族还是充满信心地。因为他们希望俄军再次夺取中国广袤地领土们就能够从“黄俄罗斯”地土地上捞取到足够多地好处。

而对俄国地老百姓而言。他们听到地消息本来就是中国对俄国宣战中国首先挑起了战争。毕竟。逐渐强大起来地中国也许会成为俄罗斯人地威胁。对此。他们希望通过战争击败中国人。解除战争地威胁。当然。他们也热切地期望。在沙皇和将军贵族们通过战争在中国捞到足够地经济利益地时候。最好也能适当地减轻一下俄国工人和农民们地沉重负担……

这些。几乎是每个俄国人地普遍想法。

这些,是一个心态畸形的民族在一个畸形的国度里产生的对局势的形的判断,从而引发出来的畸形的民族主义情绪。

沙皇尼古拉二世正是寄希

国人的这种情绪,虽然中国人攻下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塔,深受叔父尼古拉大公赏识的阿列克谢夫将军顽强的顶住了队的进攻,并在得到了部分从伊尔库茨克“走”到了赤塔的骑兵部队的支援后,准备向队发动一次反击,而库罗帕特金的部队已经通过突厥斯坦进入到了中国的新疆地区。

沙皇现在仍然乐观的认为,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远东的陆军和太平洋舰队虽然全军覆没了,远东的滨海地区实际上已经落入了中国人的手中,但沙皇认为,这些损失目前算不了什么,只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丢失掉的土地都会拿回来。

只要马卡洛夫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到达了中国沿海,消灭了中国海军,他就可以让第二太平洋舰队以中国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为“抵押”,逼迫中国人签订城下之盟,迫使中国屈服并放弃已经到手的土地,就向当年英国人第一次对清帝国发动的那场战争一样!

马卡洛夫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现在是沙皇陛下的信心源泉。

在草包成群的罗斯帝**队里,能有马卡洛夫这样的不世出的将才,对俄罗斯帝国和沙皇本人来说,怎么说都是一个奇迹。

在沙皇看来,帝国海军里也没有象马卡洛夫这样业务精熟能征惯战的将军了,也只有马卡洛夫,才能完成这种跨越大半个地球的海上远征。

在上一次同国人的战争中,马卡洛夫的远征虽然没有成功,但却逼迫中国海军的主力回兵自救,从而解除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上威胁。和上一次的匆忙行动不同,这一次马卡洛夫得到了自己的全力支持,是经过了充分准备后出发的,没有理由不取得胜利。

想到富庶的中国沿海地区将成俄罗斯帝国海军炮口下的牺牲品,沙皇心中隐隐的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但沙皇陛下绝对无法得,他现在的想法,早就被远在北京的华夏共和国的那位参政兼军务部长阁下猜到了。

“我英勇的队在东方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感到高兴,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