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部分 (第1/4页)

诙砉�谝淮稳肭种泄�氖焙颍�拦��朔乐苟砉�滩⒅泄�蟊涞们看笃鹄赐�驳阶约海�藕陀⒐�艘坏乐С种泄��⒃诨�墓埠凸�闪⒑笕〉昧酥泄�男湃魏筒桓缮娣坡杀鍪挛竦谋Vぃ��衷冢�鸾デ看笃鹄吹幕�墓埠凸�匝侵薜挠跋炝θ找嬖黾樱�蕴�窖蟊税兜拿拦�垂�丫�辉偈且幻犊捎锌晌薜闹坪馕鞣搅星吭谘侵薜氖屏Φ钠遄恿恕�

而孙纲当然知道,罗斯福后来弄出来的那个举世震惊的“大白舰队”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虽然现在历史的进程已经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但有些事情,很可能还是以它原来的面目出现。

“美国人是怕咱们把俄国人打趴下了之后,威胁到他们。”马月微微一笑,说道,“我记得你说过,你想把咱们中国的版图扩大到东西伯利亚,那样的话,就和美国的阿拉斯加连上了,咱们和美国人成了邻居,美国人心里害怕也算正常。”

“你说得对,我本来是想等天气转暖之后,调一部分陆军继续前进,尽可能的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土地多占一些,弄个既成事实,等和俄国人坐下来谈的时候,以实际控制区为主,可现在美国人露头了——其实不光是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也都钻出来了,除了德国人不是那么投入—的话,我们恐怕就得改改原来的计划了。”孙纲的眉头渐渐拧紧,“不然,中国就会有别的麻烦。”

“没错,树敌太多的话,对国家以后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好”马月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一点点的陷入沉思腰,舒服地躺在了他的怀里。

熟知历史的孙纲当然知道,这些西方国家目前纷纷表示要“调停”的原因都是什么。

法国人是最先表示要“调停”的,而且也表现得最为积极和热情,因为在法国人看来,俄国虽然是一个不怎么能靠得住的同盟,但对法国来说,法国需要俄国同法国一道对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宿敌德国形成夹击之势,如果俄国人在这次战争中被中国彻底击垮,没有了牵制的德国将成为法国的大患,那样的话,法国就永远也别想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了。

而且,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不可避免的会威胁到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如果能够联合其它国家在中国没有对俄国取得完全胜利的情况下结束这场战争,对法国来说好处也是相当大的,所以法国人才会这么“热心”。

而法国和德国为了争夺北非战略要地摩洛哥而一度剑拔弩张的时候,英国为了改善同法国的关系而在摩洛哥问题上选择支持法国,1904年8月英国和法国已经签订了“英法协约”,法国人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当然“调停”起来就更有信心了。

而英国人也出“调停”的目的,就不是一般的人能猜出来的了。

但孙纲对此知道得仍然分清楚。

“如果中国和国不幸发生战争……英国的目标应该是使战争局部化,也是说,我们将在没有第三国(指法国参战时保持中立。……如果允许法国站在俄国一边,那么法国和俄国将把中国打败,其结果就会是俄国、法国和德国结成同盟,这三个国家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大陆的主人,而我们将会遭到排挤。

……由于中国新政权的基还不稳固,如果俄国以压倒性的胜利战胜中国,或者与法国联合起来战胜中国,而我们在那个时候去援救中国而不使其亡国,那么我们就会同法国和俄国成为世仇,而战败的——很可能从此忘恩负义的—中国也就不能作为反对俄国扩张的工具了。如果中国暂时战胜俄国——要一劳永逸的战胜俄国那样的拥有无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众多的陆海军大国,是难以置信的,而战败的俄国会重新组织起来,于日后再度同中国进行新一轮的实力较量。……中国和俄国的相互削弱,对英国和欧洲来说是最有利的。俄国会遏制‘黄祸’,而中国会遏制‘俄祸’。……而最终,当中国和俄国都得到一定的削弱之后,才可能成为我们的伙伴,去反对我们在欧洲的‘新敌人’(指德国。因此我们必须和法国改善关系,并将相互之间曾经是敌人的中国和俄国团结在我们周围,这样,我们在面对‘新敌人’的挑战的时候,才能够拥有压倒性的力量。”

这19011年3月11日英国外交部远东事务次长弗朗西斯蒂向英国外交大臣提交的“备忘录”里的一番话,虽然英国人根本不知道,远在东方的这位中国“副国王”,早就通过不为人知的手段,知道了里面的内容。

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当年英国人的这个“备忘录”里面的话,孙纲直到今天,仍然记得十分清楚。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