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部分 (第1/4页)

而日德兰大海战的剪响和意义,其实远不止此。

日德兰大海战是以巴士海战确立的海上主力决战理念为指导思想,利用旧年后更加先进的兵器和更加庞大的兵力进行的一场决定性海上会战,并以英国取得“实质性胜利”而告终。但是这场大海战的结局虽然巩固了英国的海上优势而不走向很多人批评的那样是英国遭到了“空前的失败”丧失了海上优势,但却使英国皇家海军以往的所有辉煌黯然失色特拉法尔加的荣耀使英国掌握近代世界海权长达年,而日德兰大海战的“胜利”却仅仅将这一神话又延续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华盛顿海军会议),海战的胜利竟然异化为海洋霸权衰落的,历史似乎在这里呈现出了明显的悖论。

后人在评价日德兰大海战时,给予了这场大海战以崇高的历史地位。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各国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的目的是摧毁敌国的战争机器,而在第,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目的转变为摧毁敌国的战争潜力。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历次血流成河的陆上战役相比。日德兰大海战的参战人数和伤亡数字可以说显得微不足道。在那些代价高昂的陆上战斗中,交战双方往往投入上百万的士兵,换来的不过是几平方公里土地的得失!那些所谓的重大战役的结局往往只具备战术意义而缺少战略价值。与这些战役相比。日德兰大海战虽然在表面上仍然具有消耗战的性质,但其造成的深远影响却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军事集团赖以生存的根基,因而逐渐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日德兰大海战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转折点。

而在德国倒下之后。英国在大洋上又出现了两个新的对手:美国和中国。

仅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数年之后,德国在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这两个分别处于另外两大洲的国家却通过“和平手段”圆满地实现了在华盛顿世界海军会议上,美国海军理所当然的取得了和英再海军平等的地位。中国海军也成为了西太平洋地区的霸主。昔日不可一世的英国皇家海军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英国赢得了一场大战的胜利,但却失去了一个时代。

北海的血色落日,正是眷顾日不落帝国的最后一抹夕阳。

日德兰大海战是英德双方倾尽力余东心力的海军军备竞赛的总判决,也是以无畏舰和超无畏舰为代表的“大舰**”时代的巅峰时刻。这场空前绝后的大海战的偻果没有让当时的人们失望,世界海军两支最强的劲旅在这次决战中所表现出的战斗意志和相互取得的辉煌战果让后世的无数军迷们为之魂牵梦萦,这场大海战带给了后世的人们太多太多值得回味和争论的地方。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并且注定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自从人类诞生起,对“终极武器”的崇拜和追求就从来没有一刻停止过,在海上,无论是公远前的甲板风帆划桨冲角战船,还是十九世纪的火炮甲板风帆战舰,再到二十世纪初坚甲**的无畏舰,其固有的设计原则亘古未变:即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无畏舰强大的战力和雄浑的气魄,蕴涵着一个国家全部的科技结晶和工业实力,承载着一个又一个伟大民族的海洋情节和雄心霸气,而这正是那个伟大时代的象征!

日德兰。已经不再单纯的是一个地理位置和地图上的小小沙州,而是已经升华成为了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情感,那一年的那个宁静夏日,的海面和刑破天际的凄厉弹道,浓缩着无数的无畏舰的设计者和建造者的所有努力,凝聚着对伟大的工业革命所造就的钢铁机械的力量的崇拜。更是那些以自己的奔腾热血消融了钢铁和火焰,并最终化作冰冷的北海深渊中所有灵魂的灿烂丰碑一而这所有的一切,就是那个。伟大的时代的不朽辉煌!

日德兰所留给后人的,没有遗憾,没有失落,只有对那个伟大时代的无限想象和回忆!

(一千零五十二)石油之议

1916年6月5日,北京,居仁堂,华夏共和国执政孙纲居所。

“想不到日德兰海战居然是德国人赢了”马月看完了战报,对坐在花园里乘凉的孙纲说道。“我记得你和我说过,这场大海战是很关键的,往后的局势会怎么发展。你心里有底吗?”

孙纲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从损失上讲,德国人是赢了,但是从长远点看,德国人以后在海上所面临的局势还是很麻烦的。英国海军主力这一次的损失还算不上致命”孙纲说道,“英国很快就会造出更多更大更强的军舰来取代被打沉的这些船,德国人的补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