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部分 (第1/4页)

但威尔逊对此仍然疑虑重重,因为他知道,击败了“欧洲碾路机”俄罗斯帝国的华夏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极为强大的国家,除了她那战功赫赫令人胆寒的海军以外,她还拥有一支近百万人的庞大陆军,而一旦这个国家完到战争轨道当中,可以动员的兵力将是这些常备军的几倍,无论是哪一个,欧洲强国,想要和这样的国家开战,对他们的领导看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太平洋危机”爆发的时候,就曾经有人向威尔逊建议,美国应该帮助英国阻止中国获得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而由于那时的美国在太平洋的兵力还很薄弱,出于对中国可能进攻菲律宾的考虑,美国在向中国发出警告没有被理睬之后,只能无奈的选择了袖手旁观。

如今欧洲国家都陷入了战争的血腥泥潭当中,威尔逊知道,自己谋求建立世界“和平新秩序”的时机已经到来,但现在自己需要考虑的,不光是欧洲国家的态度,还有这个亚洲最强大的国家。

为了摸清中国的态度,威尔逊在给欧洲各交战国出“和平倡议”的同时。也给中国政府的最高领导者写了一封信。

但让威尔逊意想不到的是,中国方面的反应不同寻常的“热烈”中国的那位执政先生不但对威尔逊的和平倡议完全赞同,而且表示愿意和美国一道。调停欧洲战事。

只,我完全赞同总统阁下的和平主张,我本人一向认为,战争斗不是解决国家之间的纠纷的最后手段。一址的战争只能带来痛苦和灾难,一一中国人民和我愿意和照皮数国民一道,共同努力用和平的方式去结束这场悲剧”

这是中国的那位执政先生给威尔逊的回信。

在威尔逊看来,中国方面能够作出如此积极的回应,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

但让威尔逊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欧洲各交战国却没有一个国家的元首对自己的“和平倡议”作出任何答复和说明!

威尔逊隐约的感觉到,现在的各个。交战国,也许早已经说不清这场战争的目的了。

是为了土的?为了财富?还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

可没有任何一片土地、任何一个海外市场,值得用这么大的代价来

取!

现在这些国家已经不再为土地、为财富而战了。他们只为胜利而。

但胜利又是为了什么?

胜利的本身所代表的又是什么?

现在,所的有一切都已经被无边的鲜血淹没。现在战争本身差不多成了唯一的目的。

难道战争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不失败?

这真是疯狂的逻辑。

威尔逊总统对这个逻辑感到迷惑。

现在,倒是一些人认为一直对战争充满兴趣的中国,坚定了自己一边,为和平而呼喊!

对于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和中国一道采取行动,威尔逊自己也不知道。

也许,只有美国和中国加入到这场战争中的一方,迫使另外一方完全屈服,才能够停止这场战争。

这是又一个疯狂的逻辑。

别说现在自己无法接受这个逻辑,美国的公众也不会接受。

让众多的美国青年去为了欧洲人的和平而打仗,想一想都是罪。

华尔待的金融家们倒是非常愿意接受这个逻辑,但他们无法强迫美国的公众和他们一样的接受。

因为打仗的事,是金融家们做不了的。

“中国同意和我们一起来取和平行动的承诺是我们以前不敢奢望的,也是我们现在所无法完全相信的”兰辛国务卿说道,“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潜在的敌人同我们进行真心的合作。”

对于中的。兰辛一直是抱着警怯和怀疑的态度的。

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这样的发展得如此之快。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经济巨人,虽然她因为远离欧洲、她的政府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和改变农村落后艰难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上等情况使这一事实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掩盖,但事实上,中国所取的的成就还是引起了很大的注意。在旧旧年,中国在世界工业制成品的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还要低于英国、美国和德国、但却大大超过了法国和俄国,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比以前大大增加,是俄国的旧倍,而她的铁路总长度是俄国的丑倍,所拥有的为商业贸易服务的商船总数超过了德国,中国的经济开始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而这种情况令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吃惊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