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部分 (第1/4页)

军于8月中旬拿下了仁安羌油田。面对华军的钳形包围,英军试图先发制人,攻击实施远距离迂回的华军,但从云南来的一支华军却绕过英军东侧,迅速向腊戍推进。英军不得不再次后退。亚历山大清楚的知道,英军既无法保住腊戍,也无法继续守住曼德勒。因此亚历山大果断地决定,不照华军希望的那样死守曼德勒,而是迅速撤往印度边境。在后卫部队和掩护下,英军开始从曼德勒退兵,在华军进抵腊戍的前一天,英军炸毁了伊洛瓦底江上的阿瓦桥,阻止华军的追击。

而英军想要撤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在雨季已经开始并使沿途河流泛滥和公路淹没的情况下到达印度边境和阿萨姆邦。华军沿亲敦江一路紧紧追赶,不断的截击英军,英军的后卫部队很快被吃掉了。

继续求月票”,

(一千二百八十八)磨刀霍霍

旧甸是一个,地势极其复杂的国家。到处是高山、深谷”开心,河流交错纵横。对于英国和印度军队来说,缅甸还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国家。撤退的英军弹药缺乏,疲于奔命,中国飞机空袭的困扰和缺少粮食药品以及连日滂沱的大雨更是给他们的窘境雪上加霜。由于雨季的到来,原先细小清澈的溪水现在变成了奔腾的激流,很多道路都被洪水淹没。英军的撤退很快演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缅甸出现的这些情况对中国军队来说当然也没有好处,但由于中国空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从中国云南和遢逻的机场起飞的运输机总能把补给准确的投放给前线的中国军队,使追击英军的部队能够源源不断的得到弹药、食物和药品。而为了进一步给追击中的部队提供支援和后勤保障,中国军队还使用了直升机,这些直升机由于技术条件所限,载货量很低,但却能够井然有序地将伤病员快速转移,使伤病员得到及时的救护。而在缅甸的丛林,可怕的疾病是比枪炮更容易致人死命的东西。

连日的激战使得英军士兵疲惫不堪,而由于雨季的到来,各种疾病开始在军队中蔓延。尤其是可怕的斑疹伤寒,大批大批的英军士兵得了这种病,躺在大雨中的隔离地点痛苦地死去。“士兵们和军官们的皮肤常常布满溃疡脓疮,他们穿着湿透了的军服躺在那里,任由蚂璜叮咬”而撤退的英军士兵面前的道路通常是狭窄的弥漫着浓雾的山间小道,一不留神便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英军时而要翻越上下将近的力英尺的群山峻岭,时而要穿越酷热难当的峡谷,而且还要面对空中和地面的追击,无数人葬身于丛林深处和悬崖峭壁之下,很多英军士兵称这场溃退为“死亡行军”而由于准备充分和措施得力,尽管和英军遭遇到了同样的困难,中国军队却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强大的战斗力。

英军撤退的目的地,是位于印缅边境的英帕尔。

英帕尔平原是缅甸少有的地势平坦的地区之一。英帕尔位于印度阿萨姆邦与缅甸交界处,是印度曼尼普尔邦的首府,距加尔各答东北约的。英里。英帕尔平原的面积有心平方英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四周为高达度功英尺的拥有茂密丛林的群山所环绕,科希马城位于英帕尔平原北部约呐英里处,是那加兰邦的首府。

英帕尔平原在军事上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在前沿地带集结军队和补给、修建机场、维修厂、军需仓库以及野战医院的唯一合适的地方。任何想要进入印度东北部的军队都必须先占据英帕尔平原,反之,任何军队想要把守住这条通往印度的道路,也必须把英帕尔平原当成主要的前出基地。

由于制空权的丧失使得英军无法从空中得到任何补给,在同追击的中再军队不断的交战中,英军减员严重,食物和药品及军需用品消耗殆尽,而行动迅速的中国军队已经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最后历尽苦难的英军残存官兵在亚历山大的命令下,为了保住性命选择主动向他们的敌人投降了亚历山大本人在撤往英帕尔的途中被中国军队俘虏,成为了被中国军队俘获的军衔最高的英军将领,而这时英军的人数已经减至不足原先的三分之一了。

在歼灭了逃往印度的英军之后,华军还消灭了试图发动反击的若开英军,自此缅甸全境落入中国军队手中。

中国军队攻占缅甸兵锋直指印度的消息令英国首相邱吉尔大为吃惊,因为如果中国军队夺取了英帕尔平原,印度的腹地将直接暴露在中国军队的枪口之下,尽管此时四面漏风的大英帝国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和作战物资投入缅甸和印度边境的战斗,邱吉尔仍然指示新任的印度战区司令蒙巴顿勋爵想尽一切办法保卫英帕尔平拜

蒙巴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