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部分 (第1/4页)

精通俄语的胡思明中将听完了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的慷慨激昂的演讲。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还真是“激动人心,啊。”胡思明中将关上了收音机。“可惜用处有限。”

“这份演讲其实还说明了另夕小一个情况”胡思明身边的军情处首席战略分析家常隽说道,“这位伟大领袖没有想到他的这篇演讲却把他们现在的底儿给漏了。”

“噢?你又听出什么花样来了?”胡思明的眉毛扬了一扬,露出了一个感兴趣的神色,“说说看。”

对于军情处派来的这些执行特殊任务的特工人员,胡思明一开始认为并不是太有必要,尤其给他派来的这个外号叫“冰狐浪子”的身份成谜的家饷

但经过一些日子的相处,胡思明发现,这个,“冰狐浪子”确有过人之处,尤其是在敌情方面的判断,有着象狐狸一样的敏锐。

“我听过各种各样的演讲,还是第一次听见一国最高领导者在全国的动员演讲当中号召全民进行“坚壁清野,的。而且还说的这么详细,连具体方法都说了出来,生怕老百姓不会照做。”常隽说道,“这说明了一点,就是他们已经意识到末日来临,开始狗急跳墙了。”“应该让“白俄军团,指俄罗斯解放军知道那位苏联伟大领袖想要做什么”胡思明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恶作剧的笑容,“这对提高他们的战斗意志很有好处。”

“不得不说,自参战以来,白俄军团的士气一直很是高昂”常隽说道,“虽然说“日本军团,的表现也很不错。”

听到了“日本军团”这个词,胡思明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怪异的笑容。“不错,我一开始还真没有想到。”

“只是他们的打法还留有上个世纪的影子。”常隽想起了几天前他看到的情景,不由得摇了摇头,“真是搞不明白这些日本人。”

在中国向苏联宣战后,作为中国的盟国,朝鲜和日本也对苏联宣战。朝鲜政府组建了个“朝鲜集团军”随同中国军队作战。而日本组建了新。“日本集团军”到西伯利亚,对苏军作战。

“日本集团军”和朝鲜军团及俄罗斯解放军一样,都是按照华夏共和国陆军乙类步兵师标准组建的差别在于团级以下是骡马化,而甲类步兵师是全摩托化。“日本集团军”在初到西伯利亚之后,立刻就显示出了比俄罗斯解放军和朝鲜军团更为强大的战斗力。

尽管装备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但日本人的作战思想似乎总还是带有旧世纪的印记,在常隽刚刚来到西伯利亚前线后不久,他就目睹了一场让他膛目结舌的战斗。

在那一天,华军包围并攻破了一处苏军的要塞,防守要塞的苏军内卫部队在突围中,向华军发起了步兵敢死冲锋,而处于苏军冲击正面的正好是日本集团军的一个。师,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随着几名手执日军特有的制式装备一武士刀的日本军官声嘶力竭的吼叫声,个子矮小的日本士兵一个接一个的跃出阵地,端着上了刺刀的努式步枪,一边示…。边高贼着“板载!小呐喊着向苏军冲尖,发起了同刀冲锋!

一个整师的集群刺刀冲锋的场面果然壮观。看着上万把刺刀纠缠拼杀在一起,常隽及军事顾问们无不目瞪口呆。这场惨烈的白刃战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发动冲锋的苏军被全部消灭,日军顺利的夺取了苏军的要塞,当然拿着只有哟毫米长的巫式突击步枪的日本士兵在刺刀战中对上,“莫辛纳甘”步枪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日本人似乎为能够参加这样的战斗感到自豪,并不在乎他们这样会多死很多人。

“日本人天生就愿意拼刺刀一位在场的中国将军曾经得出这样的结论。

作为前来西伯利亚战场执行“特殊任务。的特工人员,愿意将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的常隽把这件事记到了自己的私人日记当中。

而象这样的战斗,在很多地方,现在还在发生着。

旧月的西伯利亚已经开始变得寒冷,但对于在这里作战的华军士兵来说,由于预先准备有数量庞大的半履带卡车,他们的补给要比远在西方同样在烂泥坑中挣扎的德国同行充足得多,因此对他们来说,战斗的过程也要比德军舒服得多。

在一处平原上,三辆中国军队的“天狼。坦克正缓缓的向前驶去。

由于在接连不断的战斗中损失惨重,苏军坦克部队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的行动,只发动了几次针对华军侦察部队的小规模行动。双方的坦克时而爆发小规模的激战,而学聪明了的苏联人也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有利的地形和隐蔽的树林使用反坦克炮攻击华军坦克的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