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部分 (第1/4页)

“和老文他们联系上没?”何纪廷想了想,又问道。

“接到了他们的信号,不过,是文长官从‘楚风’号巡洋舰上发回来的。”军官回答道,“他们已经击沉了英国佬两艘‘狄多’级轻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

“他们自己的损失怕也不小吧?”何纪廷听了他的回答,不由得微微一笑,“这信号是从‘楚风’号上发来的,‘楚天’号只怕是凶多吉少。”

“‘楚天’号沉没了,咱们也损失了两艘驱逐舰,‘楚风’号和‘楚翔’号受了轻伤。”军官笑着回答,“文长官本人也受了伤。”

“和以前的战斗相比,这一次咱们的损失可是有点大,交换比并不是太高啊。”听到“楚天”号和两艘驱逐舰沉没的消息,何纪廷的脸上不自觉的现出了一丝肉痛的表情,尽管沉的并不是他这边的船。

“发信号,让‘星宿12’号和‘星宿15’号回来,准备和老文他们会合,然后返航。”何纪廷又看了一眼外面的英国运输船,说道。

随着太阳渐渐的升起,保克海峡的夜战画上了句号。但对于交战双方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这次发生在印度洋的第一次水面舰艇之间的夜战中,中国海军损失了1艘轻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官兵伤亡372人,而英军则被击沉2艘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以及5艘运输船,海陆军伤亡人数高达2500余人(另有1800余人被俘),英军第一次从印度增援锡兰岛的行动可以说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在后人眼中看来,保克海峡之战是对战局无关紧要的千百次战斗中的一个,但在当时,对于交战双方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

在中国军队成功登陆锡兰岛后,开始迅速向全岛推进,为了支援锡兰岛守军,英国方面发动了代号为“希望之光”的支援行动。由印度本土出发的英国舰队护送运输船向锡兰岛紧急运送兵员和武器弹药,参加这一行动的舰队由轻型舰艇组成,他们以高速航行通过印度和锡兰岛北部之间的称为保克海峡的一条通道。英国海军计划在夜间强行通过中国军舰控制的水域,并为运输船队扫清道路,这些运输船载有守卫锡兰岛的增援部队。英国舰队在夜间展开行动,但仍然被在这一水域执行封锁任务的中国海军发现,双方展开激战,结果英国舰队只有两艘驱逐舰侥幸逃回,几乎全军覆没。中国舰队虽然损失也不小,但成功的阻止了英军对锡兰岛的首次大规模支援行动。

尽管遭到了失败,在确定规模较大的舰队和速度只有10节出头的运输船队无法通过之后,英军改变了战术,开始以高航速的驱逐舰运送兵员,即用速度较快的驱逐舰快速通过保克海峡,向锡兰岛运送兵马。这一运兵方式后来被人们戏称为“印度洋特快”。

尽管有中国舰队的重兵拦截,但“印度洋快车”仍然继续行驶在它的运输线上,这项行动后来成为大英帝国海军的一个突出的成就。尽管中国军舰都装有雷达,但同样装有雷达的英国人仍然能够以无比的勇气熟练与中国舰队进行捉迷藏,展开偷渡行动,并且时常同中国舰队展开夜战。

在第一次战斗之后,莱顿上将派莱斯特少将(克拉克少将在上一次的战斗中阵亡了)和他的第6驱逐舰分队成功运送了600人到达锡兰岛,并且摆拖了中国舰队的追击。受这次成功行动的鼓舞,几乎每个晚上,在夜幕降临之前,一支驱逐舰编队或其他小型战舰便会离开本地治里,驶经保克海峡的狭窄通道,大约在半夜时分到达锡兰岛附近,增援部队和供应物资被运到普勒塔姆、尼甘布或科伦坡,然后“印度洋快车”趁夜高速返航。

但是英国人并不能总是走运,在3月10日夜,在接连几次的成功偷渡之后,英国人试图重演故伎,派出了一支规模较大的舰队,这导致了他们在马纳尔湾的又一次惨重失败。因为在得到了一支较大规模的英军舰队在科伦坡卸载的情报后,此时的一支中国舰队正堵在他们的归路上,由何纪廷上校率领的巡逻舰队(4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准确的把英舰通过这条的航线在海图上标绘了出来。

虽然中国舰队兵力占优,并且以逸待劳,但由于夜间天气的突然恶化,使得这次战斗进行得比较混乱,何纪廷上校通过战术机动,越过了英国巡洋舰的“T”形态势。4艘轻巡洋舰按计划进入战斗,但是6艘驱逐舰中有3艘因为暴风雨的关系离开了战斗阵位,在战斗中,当何纪廷上校发现这3艘驱逐舰正处于敌对的两个队列方向。于是他立即命令停火,避免误击自己的舰只。但莱斯特少将同样被搞糊涂了。他以为他的舰只在遭到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