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部分 (第1/4页)

“不过,他们还报告说,他们也已经被敌人发现了。”通讯军官又补充了一句。

“很好。”尼米兹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将报告交给了舰队参谋长洛克伍德,“敌人出来了。”

“第17特混编队已经遭到了敌人的猛烈攻击,正在撤退。”洛克伍德有些担心的看着尼米兹说道,“他们的力量比较弱,我担心他们支撑不住。”

“不要紧。”尼米兹平静地说道,“这正是我所希望的。”

此时的天空中,传来了战斗机飞过的轰鸣,尼米兹来到了舰桥上,双手扶住舰桥的望台围栏,抬头向天空中望去,蓝天中,是一架架呼啸而过的战斗机,海面上,则是10艘破浪前进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高大的身影。

由尼米兹亲自坐镇指挥的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包括10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勇猛”号、“萨拉托加”号、“富兰克林”号、“提康德罗加”号、“伦道夫”号、“列克星顿”号、“邦克山”号、“黄蜂”号、“汉科克”号、“本宁顿”号和5艘“蒙大拿”级战列舰“蒙大拿”号、“密苏里”号、“新泽西”号、“威斯康星”号、“依阿华”号,以及大批护航航空母舰、重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直卫舰队。这是自第一次太平洋会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首次以如此庞大的阵容,出现在太平洋浩瀚的洋面上。

尼米兹注视着海面上的一艘艘巨舰的身影,目光显得说不出的幽静而深邃。

“希望中国人这一次足够聪明。”尼米兹自言自语的说道,在他身边不远处的侍卫官拉马尔上尉听到了尼米兹的这句话,不由得惊奇的瞪大了眼睛。

“我们的攻击机群没有找到那三艘美国轻型航空母舰,他们的油料消耗得差不多了,正在返航。”

在“龙岚”号战列舰上,一位军官向孙晨钧上将报告道。

“这天气变得可是够快的啊。”舰队参谋长张学思中将看着被大团的黑云遮蔽起来的天空,有些不安的说道,“这一次咱们的气象预报象是出问题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气象部门也不是神仙。”孙晨钧倒是显得很平静,“老陈应该还在追他们,就交给他们好了。”

对于孙晨钧来说,他的目标是美国人的航母舰队主力,那三艘美国人的轻型航空母舰对他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猎物。

“是啊,跑了这三艘小的不要紧,那三艘大的可别给跑掉了。”张学思点了点头,象是有些着急的看了看表,“也该有消息了吧?”

张学思话音刚落,通讯军官便兴奋地大叫起来,“‘龙罡’号发来战报,他们击中了敌人的航空母舰”

听到报告的张学思一个箭步的跑到了电台前,急不可耐的等候着打字机弹出来的长纸带。

“……确定击中敌大型航空母舰一艘敌舰已丧失动力……太好了”

和兴奋的张学思不同,孙晨钧的表现则非常冷静,他来到了海图桌前,看着绘图军官们标示出的敌我方位,渐渐的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正象报告中说的那样,此时,金凯德的座舰“大黄蜂”号已经遭到了重创。

在“大黄蜂”号的攻击机群出发后不久,“企业”号和“埃塞克斯”号的攻击机群也先后出发,而就在美国攻击机群消失在视野当中的时候,“大黄蜂”号和“企业”号的雷达屏幕出现了大面积的回波,由于攻击机群出发未久,并且刚好就在这个位置上,美国雷达兵难辨敌我,一时间犹豫不决,直到发现对方机群距离美国舰队只有不到50海里的距离时,美国雷达兵这才确定,出现在雷达屏幕上的是中国飞机,并向金凯德做了报告。

接到报告后的金凯德这时仍然有些犹豫,他虽然预感到了中国人可能发动反击,但他由于缺乏航空母舰作战的经验,对敌人如此神速的攻击行动颇感到有些意外,他还是觉得很可能是雷达兵搞错了(对新手能力的不信任),把自己家的飞机当成了敌机。他在反复核对过报告后,才下令在舰队上空巡逻的战斗机去截击中国飞机。

此时天空中的黑云开始现出隐隐的雷鸣,不一会儿便雷电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大黄蜂”号的了望哨纷纷把手放在眉头向云层眺望,猛然间看见一大群飞机从厚厚的乌云当中钻了出来,防空警报声一时大作,伴随着人们的紧张呼喝声。

中国攻击机群很快便发现了下方的美国航空母舰,争先恐后的扑了过来,而“大黄蜂”号上的战斗机引导官是一位新手,在这个关键时刻偏偏忙中出错,先是把掩护“大黄蜂”号的30余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