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龅萌绱饲〉薄H绻�翟谡庵�爸熘仓荒苡美�肥樯系闹�斗治鲎抛约捍�车幕埃�衷谘钊俚某鱿郑�耪嬲�米约憾嗔艘桓龊驼飧鍪贝�吓牡哪源��

杨荣看上去是个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的人,但对一切仿佛都胸有成竹。看着他,朱植越来越有信心,他情不自禁地握住杨荣的手道:“植得勉仁,如高祖得子房,刘玄德得诸葛孔明啊!”

杨荣有点受宠若惊,连忙想跪下。朱植又道:“免了,以后你我二人一起的时候,这种面上的礼节就免了。”

两人重又坐下,朱植道:“勉仁分析得不错,那么植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杨荣道:“燕王此次入京,说是来看病中的太子。依荣看来,实际是为储位而来。看来燕王必定是得到了准确消息,知道太子命在须臾。一旦太子西行,那么下来这个能够巩固国本的储位就非常敏感。如果立皇太孙,那么未来主少叔壮将成为大明社稷一大难题。皇上有可能改变嫡长制,易储其他王子。那么作为诸王中最有能力继承大宝的只有燕王。一旦燕王备储,殿下的处境可以说百害而无一利。”

朱植道:“依勉仁之见,圣心如何?”

杨荣道:“荣有闻,太子病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皇孙待太子疾,昼夜不暂离。这都亏了是黄子澄谋划,皇孙纯孝,可慰圣心。”

朱植这才点头,原来朝廷里的事竟是如此,黄子澄朱植太知道了。一个纯粹的儒家理想主义者,只能说他太迂腐,不能说他不忠心。

杨荣又道:“所以现在处于非常微妙的时期,燕王严峻,太子宽仁,皇上素喜燕王,这在朝廷之上都不是秘密了。如果说到武功,诸子中无人可出燕王之右。但皇孙也不是没有优势,太子素有仁名,皇孙性格随父,而且性纯孝至诚,也颇得皇上喜爱。此时燕王入京,名为探望,实则为了夺嫡而来。”

朱植道:“难道父皇授意四哥进京?!那不就要将储位传给他吗?”

杨荣道:“不过殿下不必担心,既然太子的安排如此精妙,对这一步必定已经有了计较。到时候殿下可静观其变则可,关键时候稍微推动一下。但切不可出头,一旦出头不但为燕王记恨,还容易遭受皇上的猜忌。”

朱植还是有些忧心忡忡道:“如果父皇心意已决呢?”

杨荣道:“圣心虽然重要,但有一个问题我想会有人提醒皇上。如果要立燕王,那么又把晋王和秦王置于何地呢?皇上不会不注意这个问题。而且太子仁厚,对于朝廷的民意还是有很大影响力。”

一番话,让朱植如梦初醒,好的谋士就是能通过简单的情报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寻找到情报背后的真实意图。问题是,在没有特定的情报来源的情况下,杨荣是怎么能得出这些分析的?看来自己得把情报让杨荣过目,对了,不如让他替自己看情报吧。

朱植道:“不瞒勉仁,太子将一个情报网交与植统领,日后所有情报就请勉仁先过目吧。”说着就把桌上一叠情报放到杨荣面前。

杨荣不忙接招,反而平淡地问道:“殿下为何对荣如此信任?”

说信任,朱植并不是完全,至少在刚才对策之前是这样。朱植挠挠头,一脸无辜的样子,道:“虽然植没什么学问,但至少知道疑人不用的道理,如果不能信任勉仁,那什么吾之子房之类的话不成了虚伪之言了吗?植乃一粗人,正需要勉仁辅佐。”

在这个世界中感到孤立无援的朱植,实际上别无选择。再者,今日将所有机密都跟杨荣说了,已经把他绑到自己的战车上。除了殚精竭虑辅助自己成功之外,杨荣自己也别无选择。两个无从选择的人。

正在此时,有人敲门。朱植恼了,怒道:“不是吩咐了谁也不许打扰吗?”

门外响起了小陈子的声音:“王爷速速进宫,太子病危。”朱植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与杨荣交换了一个眼色,也不搭话,匆匆推门而出。

第三章 懿文太子(3)

初夏的宫殿掩映在绿树婆娑之中,知了已经早早地开始了鸣叫,几个小太监手忙脚乱地爬树去粘那只早熟的知了,一个中年太监在树下催促着:“快让它住嘴,别吵了太子殿下。”

当朱植进入东宫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一阵异样的气氛,太监宫女匆忙来往,每个人面露忧色。等走近太子寝宫,之间院子里跪着一些东宫的官员。可怜这些人,从洪武初年开始就侍奉太子,都想着有朝一日太子临朝,这些从龙旧臣都可以飞黄腾达了。可惜多年的侍奉看来是得不到回报了。

朱植不及细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