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T�词苤艹�斓嫉闹詈罟�缫逊⒄钩晌�煌�潭鹊鼐哂泄餐�镅院臀幕�亩懒⒐�伊耍���侵�浠ド杈�潞凸乜ǖ谋诶荩�媸弊急父阕莺徂沣兀�倍��姓秸��倍�楹汀�

春秋时期的战事是由驾战车的贵族所支配,他们根据骑兵的规则交战,对他们来说,威信和“面子”更重于实际所得。战国时期的战事由职业的将领所支配,他们为雇佣他们的任何国家拼死作战,争夺领土和资源。战车的作用(在不规则的地形中战车总是难以驾驶的)大为降低,而群体步兵的作用则相应地提高了。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他们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另外还包括郤、栾等大家族。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于是召来三家大夫,其中便是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酒宴之上智伯瑶举杯道:“晋本中原之霸主,怎可与吴、越弹丸争锋,复晋乃是诸位之使命,诸位都是晋之臣,不如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人口。”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可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送人。”

智伯瑶听闻火冒三丈,立刻下令,连同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

智伯瑶亲率中军,韩家的军队担任右路,魏家的军队担任左路,三路大军浩浩荡荡直奔赵家,意图十分明确,智伯瑶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至于韩家、魏家不过是想坐收渔翁之利罢了。

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只好带着赵家兵马退守晋阳,晋阳城高墙厚,粮草充足,加上地势易守难攻,用来抵御三路大军最为合适。

智伯瑶率领的三家人马已经把晋阳城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不许交战。逢到三家兵士攻城之时,城头上箭好像飞蝗似的落下来,弓弩的威力再一次彻底体现,没有强悍的攻城利器,三家人马没法前进一步。

晋阳城凭着弓箭的威力死守两年之多。三家兵马始终没有能把它攻下来。

智伯瑶为此愁眉不展,战事耗时太久,兵士大多有怨言,这一天城外察看地形,看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南边来,晋阳城不就淹了吗?

想到这里一个歹毒的计划在心底升起,智伯瑶吩咐兵士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恰好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很快注满,智伯瑶命令兵士在水坝上挖开了个豁口,凶猛的洪水直冲晋阳,城里的房子被水淹没,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淹没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把锅挂起来做饭,晋阳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瑶,宁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他指着晋阳城得意地对他们两人说:“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呢。”

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韩家的封邑平阳旁边各有一条河道。智伯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晋阳被大水所困,城里的情况越来越困难了。赵襄子非常着急,对他的门客张孟谈说:“民心固然没变,可是要是水势再涨起来,全城也就保不住了。”

张孟谈说:“韩家和魏家不过是惧于智伯瑶之威,必然不愿把土地割让给智伯瑶,孟谈愿以身犯险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两家。”

赵襄子心中感激,以泪送别。

趁着夜色,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诉说其中利害,相约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正在犹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