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1/4页)

“君上认得赵括?”

龙阳君脸上一红,“有过一面之缘,想想本君还欠赵括一个人情,只是不知今生是否能够再次相遇!”

“有缘自会相见!”

信陵君不愿纠缠迈步上前,龙阳君身形一闪挡住去路,“龙阳君,这是何意?”

龙阳君道:“龙阳不才愿说动大王发兵!”

信陵君面露喜色,“信陵君替魏人谢龙阳君大义!”

“不敢,龙阳只恨不能一同上阵冲杀!明日清晨,君上可在此等候,到时必有结论!”

一夜无话,信陵君穿戴整齐早早等候,一道身影快速闪出,正是龙阳君,面色之中不经意间流露出几分慌乱之色,要知道龙阳君位列魏国三大剑手之首,剑术极高,陪伴魏王见过大场面,为何今日神色慌乱,难道出了什么事不成。

信陵君迈步上前,龙阳君使了一个眼色,两人快行几步来到一处僻静处,“事情怎么样?”

龙阳君面带忧色,“龙阳君费尽口舌,怎奈大王还是不同意!”

信陵君长叹一声,“如此魏国危矣!”

龙阳君手伸向怀里,掏出一物快速塞进信陵君手心,双手触碰滑嫩无比,信陵君有如电击一般浑身一颤,摊开手心顿时神色大变,惊声道:“虎符!”

龙阳君连忙将手放在嘴边,“君上,龙阳也是无奈之举,只望君上伐秦得胜归来能得大王谅解!”

信陵君双臂发力,“魏无忌必然不负众望。”虎符收好快步离开,有了虎符等于拥有大王之命,同样可以以此调动边军,必然小心收藏,无法弄清龙阳君究竟用什么法子从魏王哪里偷到虎符,如此已经不重要,兴兵在即,魏无忌大步迈开直奔府邸而去。

龙阳君看在眼里,眼神之中流露出无尽温情,“大王,龙阳是错了还是对了,只望能够体谅龙阳一番苦心。”

第一百四十八回 窃符救赵

魏国都城,信陵君马车缓缓驶出,身后跟着一众家将,守在城门处兵士看在眼里不由得连连摇头,秦国连番攻伐,信陵君率兵击败秦军,所有人将希望寄托在信陵君魏无忌身上,怎奈并未趁机进兵,反而采取议和之法,昔日强大魏国只能饱受欺凌之苦。

魏无忌不同,胸怀大志,精通兵法,怎奈始终不得志,秦、赵相争,魏国自当以赵、魏之盟出兵攻秦,即便血染沙场同样在所不惜,总好过畏缩不前,赵若败,魏必亡。

信陵君人在马车之上面色阴沉,想到被秦屠杀将士,想到遭受屈辱的魏国百姓,想到大王恐惧的眼神不由得连连叹气,为魏国,信陵君宁愿做一次罪人。

魏军大营,十万守军严阵以待,秦军手持白起大旗绕过魏国边境攻击故关,魏军将领只得命大军退后,以免引起秦、魏冲突,眼见故关之上赵国大旗倒下,秦军大旗竖起,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赵、魏始终以同盟身份抗秦,没有大王之命,如今只能眼前赵军遭受屠戮。

马车接近,身后跟着一众亲兵家将,守将快步而出,帘子掀起,信陵君从马车之中走出,守将连忙上前,“不知君上亲临有失远迎。”

信陵君点头,“事情紧急,大帐之中说话。”将领答应一声前方带路,神态恭敬,对于信陵君始终心生敬佩,敢与秦军一战者唯有此一人。

进入大帐,信陵君一晃手中虎符,虎符是中国古代制的虎形调兵凭证,传说是西周姜子牙发明,发给掌兵大将,其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需要两半合对铭文才能生效。虎符专事专用,每支军队都有相对应的虎符。

守将顿时一楞,“君上这是何意?”

“大王命本君前来调动兵马兴兵伐秦以助赵!”

守将正是魏国老将晋鄙,作战勇猛,深得魏王信任,信陵君身份尊贵,调动兵马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大意,从怀里掏出另外一半虎符,信陵君神态自若不以为然,晋鄙双手一合,虎符丝毫不错,只是一直相安无事,为何突然兴兵,没有丝毫预兆,信陵君突然持虎符前来,先前听人提起,信陵君几次意图兴兵都被大王驳回,只是虎符丝毫没错。

晋鄙咳嗽一声,“君上可有大王书信?”

信陵君眼睛一瞪,“老将军这是何意,莫非信不过本君不成!”

“不敢,兴兵是大,没有大王书信不敢轻易调动!”

“战机稍逊即逝,秦屡次兴兵伐魏,老将军身为魏人,自当尽杀秦军,本君今日奉王命到此,为何不能,难道是别有意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