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眼见天近黄昏,王翦不免心急,穿过密林不过半日行程,如今一天下来走不过半数,“将军,赵军明显是在拖延,如果再不行军岂不是正中赵军下怀。”

王陵久经沙场如何看不出,赵军只是袭扰,几乎没有任何正面冲突,如此战法目的十分清楚,这里距离大梁城不过三日行程,即便中间有所耽搁,大梁城总不至于连一个月都无法守住。

“不急,继续列阵向前。”

阵阵脚步声传出,王翦无奈只得催马跟在一旁,赵军后营,一队骑兵快速奔入,“雷将军,大梁城已破,大王有令大军退回大梁城外围,若秦军再进,可全力出击。”

“太好了,只可惜错过一场好戏,立刻通知上·将军!”

李牧得到消息,“太好了,如果再迟几日,恐怕真要与秦军在这里拼上一场。”

面对王陵如同铁桶一般防御,李牧始终无法找出攻破对方防御之法,大梁已破,索性退回,到了平坦之地方能发挥骑兵优势。

“走之前总是要送些礼物才是。”

命令下达,两侧巨石纷纷落下,秦军阵营快速一停,有了前面经验,对付滚石越发容易,阵营不必聚集,以免再被对方火矢所伤。

秦军一阵忙乱,足够小心依然有所死伤,受伤兵士纷纷抬走,其余阵营重新列阵,一缕残阳透过树荫,密林之中闪出道道金色光芒。

第五十六回 韩殇

魏国亡,消息传出,列国一片哗然,即便当日强大秦国,同样无法做到彻底灭魏,赵国做到。

以往秦国进兵,各国探子纷纷而动,未免一家被灭,其余诸国纷纷派兵支援,于是便有六国抗秦,多半于此,各国主要目光依然集中在秦国身上,对赵国缺乏警惕,赵国刚刚经历战乱,应对四国联军兵力有所损耗,必然不会立刻出兵。

赵括做到,先是与燕结盟,进而大举兴兵,派出精锐潜入魏国封锁消息,攻克大梁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韩王城,韩王面色铁青,下方跪着一人,声泪俱下,正是魏国太子,大梁城破由亲信护着逃离大梁,不敢直接入秦,转道入韩。

“魏国亡了。”

魏太子眼中含泪,“大梁城破,父王自毁,万望大王出兵讨伐魏国为父王报仇。”

韩王叹口气,“下一个必然轮到本王,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魏国实力远在韩之上,得知消息韩王吓得浑身发抖,一旦赵军攻韩,以韩兵力根本无法抗衡,莫非寡人同样要走魏王老路。

魏太子抬头看去,韩王脸色铁青额头上尽是汗迹,必然是怕了,想要报仇唯有依靠秦国,身形站起,寒暄几句,带着亲从赶奔秦国,只等他日借助秦国之力伐赵复魏。

魏国太子离开,韩王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赵灭魏,不日必然伐我,诸位如何应对。”

“魏国亡了,太不可思议。”

“不想赵国这么强大,甚至要在秦之上。”

“难以久持!”一人连连摇头,下方议论纷纷,谁也想不出好的法子,韩王看在眼里不由得叹口气,“难道诸位就看着被人所灭,国破家亡不成!”

一人上前,“大王,赵灭魏胜在奇,如今不同,大王已经知晓,完全可以提前应对,坚城固守,派遣善言之人,一路入齐,一路入秦,若两国发兵来救,赵国并不足惧!”

“好吧,若是两国俱不发兵又当如何?”

“这…。”那人顿时愣住,打,打不过,不打只能降,这种话必然无法说出口,索性闭嘴不言,身形退到一旁。

“死战!”

一人快步进入,魏王抬头,正是负责训练新军韩非,数日不见,整个人黑了许多,身上原本书生之气被杀伐所取代。

“韩非!”韩王面露喜色,平日韩非一力言战,以法强国,那些所谓的道理根本充耳不闻,看着更是不顺眼,如今反而成为依靠。

“大王若是畏战,试问何人敢战,何人愿战,韩非以为当发布告示,举全国之力与赵决战,齐、秦终究是外人,利用外人之力终不如己,此战若胜,国人当敢战能战,大可与秦、赵争锋。”

韩非一番言论,众人低头不语,经过历练原本口吃毛病好了许多,一直演练新军,得到消息立刻骑马返回都城,眼见众人面露惧色不免火起。

“真的可以?”

“可以!”韩非态度坚决,身形虽略显瘦弱,右手按在腰间剑柄之上,整个人所发出的气势令一旁众人不敢正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