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 (第1/4页)

公孙操点头,“大王一语中的,公孙操自问阅人无数,这些年唯一无法看透之人便是赵括,整个人正义中不乏狠辣,善良中不乏邪恶。”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赵国辅佐赵括而不是寡人。”燕王一力复兴燕国,花费不少力气招收猛士,怎奈几年过去愿意加入者寥寥无几,再看赵括身边,田单、魏无忌都是治世良才,李牧、沐尘等人勇猛无敌,张良、李斯加上后来的韩非尽是饱学之士。

“各人志向不同,公孙操以为论睿智、果断大王胜过赵括,唯独所缺的便是时机。”

燕王嘴角微微上扬,不管是否出于内心,这样的话总是容易被人所接受,“传命,大军全力进攻即墨,一定要在赵人之前攻下即墨城。”

公孙操连连点头,唯有攻下即墨方能形成对赵优势,一旦赵国攻下临淄、即墨,燕国占据三城时刻面临被对方吞下危险。

命令下达,燕王面带笑意看着须发皆白老相国公孙操,“现在可以说说赵括的打算。”

“围城而战,一为兵力,二为物资,两者若胜于对方可不必攻而取他人之城,赵括始终不为所动,必然早已看出临淄缺粮。”

燕王点头,“若非相国提醒寡人倒是忘了这一点,齐国连续三年灾荒,粮原本不多,加上有商会大肆收购更是雪上加霜,糊涂齐王,该有此报。”

赵括率领将领巡视营房,天气转暖兵士褪去棉衣尽显精神,阵营来回奔行速度明显提升,沐尘迈开大步加入阵营,挥舞阔刃剑跟随兵士向前冲杀,“沐将军想必真是憋不住了。”

众人哈哈大笑,最是清楚沐尘性子,为人直爽,作战勇猛,深得军中兵将敬重,沐尘冲杀几个来回一路跑回,“真是带劲。”

一匹快马飞奔而至,那人来到近前勒住缰绳,众人目光投去,那人快步来到近前,赵括自是认得,布置在秦国探子,“秦国局势如何?”

“秦国内乱,吕不韦先后击败两路乱军,如今正在与最后一路对峙,失利乱军各自为战,秦国境内盗贼四起。”

赵括面露喜色,“上天佑我,赵括必然抓住时机一举平定齐国。”

“大王是要攻城?”

赵括摇头,“不急,既然后方无忧,索性再围一段时日。”

张良道:“大王是否早有打算?”

赵括道:“先前曾以商队名义高价收购齐国粮食,根据商队探子来报,齐国所剩粮食至多维持半年,如今大军围困临淄城半年有余,钱枫此时必然为了粮食焦头烂额。”

临淄城

钱枫用力抓住头发,临淄城内情形生变,寒冬已过赵国大军始终没有退兵迹象,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秦国始终没有发兵,这一点完全出乎钱枫预料,单凭齐国兵力只有坚守一途,如今最大的问题还是粮,临淄城内粮食接近底线,一旦过了春天田地无法耕种,即便赵国大军无法攻克临淄城,齐国同样无法幸存。

“大人,东城门又有百姓作乱。”

一人快步跑入,不停穿着粗气,钱枫脸色不免难看,那人看上一眼连忙退到一旁,钱枫啪的一拍桌案站起身形,“刁民,再敢作乱一个不留。”

钱枫拳头握紧显露杀机,百姓无粮食用,加上到了春天纷纷嚷着要出临淄,钱枫如何能容,外面是几十万赵国大军,一旦城门打开整个临淄城必然无法幸存,下令防守阵营任何人不得接近。

“大人,杀不得,城内百姓太多,一旦引起民变反而不妙。”一旁士人连忙出言提醒,钱枫同样清楚其中利害,这些时日同样是以稀粥度日,想到临淄城境遇不由得叹口气,“掌粮官。”

一人快步入内,“大人。”

“城内还有多少粮食?”

“最多维持两个月。”

“两个月,远远不够,那么多的粮食怎么就没了,必然是你这贪吏中饱私囊。”

“大人明察,全家老小同样每天只有一顿稀粥,绝对不敢。”

钱枫冷笑,眼神让人敬畏,剑光一闪掌粮官向下倒去,“大人,这是何意!”

钱枫叹口气,“不杀他难平民愤,带上这个人。”

临淄东城门聚集不下万人,其中多是老幼,孩童吸着鼻涕一脸惊恐紧紧拉住大人手臂,“放我们出去。”

城门守军以长矛结阵,百姓始终无法向前,“大人来了,闪开。”相府亲卫一声怒喝,饿了这么久还能有这样的精神头着实让人敬佩。

百姓左右一闪,目光打量来人,有人认得,低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