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木婉薇不笨,只是对这些规矩真不懂而已。听屈妈妈将‘是哪一个丫鬟?’这几个字说得咬牙切齿,就知道这养娘不是随便认的。

也没隐瞒,她痛快的供出了秋锦,新送来的另一个大丫鬟。

屈妈妈在牙缝儿里将秋锦这个名字过了两遍,冷笑出声,“不和天高地厚的小丫头片子……”

似知道自己的面孔过于狰狞了,屈妈妈连忙对木婉薇露了个笑脸,“好姑娘,你只管好好将养身子,别的事都交给我……”

木婉薇听话的点点头,伸手去拿放在**旁小几上的《论语》。回府这些日子,木婉薇渐渐发现经书以外的书也挺好看。

《论语》字句简单,道理深厚,和《道德经》里所讲的那些无为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有时木婉薇读着读着就会在心中暗暗争辩起来,《道德经》有理,可《论语》似乎也有理……

刚翻开书页,木婉薇突然抬头叫住了走过屏风的屈妈妈,“屈妈妈,您曾说过大舅父最疼母亲,可为何母亲百日祭,将军府不曾来人悼念?”

☆、第 12 章 算计

柳氏虽是庶女,在柳府时却是养在嫡母屋里。因性子古灵精怪,顽皮可爱,柳大将军疼爱她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同母嫡妹。

北元最是重视女子德行,平日里出门上轿,下轿进屋,嫌少有同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

柳氏,却屡次扮成随从模样,跟在柳大将军的身后将整个京城逛了个遍。

柳老夫人多次斥责柳氏不知轻重,丢了柳家颜面,这要是传出去了,将来要如何议亲?

当时还是副将之职的柳大将军不以为然,只紧紧的把柳氏护在身后,说,“小妹的夫婿定不能是那些子酸腐书生,要寻,就在军中寻个顶天立地的真汉子!”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柳大将军边关征战五年荣归故里时,柳氏已嫁到安平侯府,并生下了木婉薇。

“大将军,是抱过你的。”屈妈妈又红了眼圈,用双手比划着,“小心翼翼的,生怕弄伤了。他骑着战马把你送到道观,亲手交给了住持,说,‘你这道姑要是敢给这小娃娃一丁点苦头吃,爷就带兵踏平你这妖观!’”

“然……然后呢……”木婉薇听得愣神,喉咙里堵的厉害。原来,曾几何时有人那样疼爱过自己,“后来如何了?我为什么一次也没见过舅父?”

后来,后来柳大将军被派去驻守边关,携带了妻女。老父,老母和嫡子留在了京城柳宅。

这一走,就是十年。

柳氏身为庶女,整个柳府同她亲厚的只有柳大将军。柳大将军最初离开京城那两年,她同柳府还算有来往。待到木婉欣被马惊成痴儿,她搬到别院居住后,便彻底断了联系。

——————————

自木婉薇供出了秋锦后,屈妈妈便对她特别的留意。

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差,下了差后去哪里转悠,又接触了些什么人……

不仅如此,她还将秋锦的来历打听清楚了。

秋锦是家生子,她爹张成是专管侯府内花草的小管事。哪个院子种什么花,植什么草,何时施肥何时修叶,都由他拿捏着办。

她娘人称张成家的,有一手好绣活,在木二夫人院子里当差。平日里专管些针头线脑的活计,有时哪位姑娘有想不通的针脚,还会特意来寻她讨教一二。

总得来说,也算是得脸了。

锦秋今年十二,到木婉薇的身前当丫鬟是张成家的同木二夫人特意求来的。

将这些枝末细节打听清楚了,屈妈妈明白张成家的心中打的什么算盘了。

安平侯府里十岁上的姑娘共六位,大姑娘木婉蓉是二房的嫡长女,早在三年前就出阁了。

木二姑娘不用说,老太太心疼的和眼珠儿似的,身边的丫鬟名数早已满额。

三姑娘四姑娘小时身子弱,身边的丫鬟也是成堆,现在虽撤去了许多,可一等二等丫鬟也是满额了。

六姑娘木婉萝是四房嫡女,只比木婉薇小一个月。木婉萝自小就是个刁钻的性子,别说是身边的丫鬟了,闹上别扭就是亲爹亲娘也要顶上几句。

在木婉薇没回府前,府里这些嘴浅的丫鬟婆子说的最多的就是木婉萝的是非。

如此一算计,可不就只剩下木婉薇一人了?年纪相当性子又柔,有着木二夫人挣腰,秋锦混个姨娘当还不容易?

屈妈妈没有马上动秋锦,闹到人尽皆知是会达到除去秋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