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可曾学过炼丹?”镇国公回过身,直视木婉薇笑道,“道家,不是都炼丹的吗?”

木婉薇微微点头,“学过的,回侯府前我跟着师傅已是能炼出清心丹。师傅说我头脑还算灵动,再精心学上几年定会小有进步的……”

镇国公微眯上眼睛,脸上看不清喜怒,只将拳头捶在书案上,咬牙道,“可惜了!”

木婉薇心中一颤,忙抬头对镇国公解释,“舅父,我知修道之人的名声并不好,甚至会被称为妖道。可,那些一心修行的姐妹,当真要比世俗之人纯朴得多。”

越是辩解越是无力,最后木婉薇低下头,亦是长叹一声,有些落寞的道,“若舅父觉得不回去的好,那婉薇便不回去好了。”

“舅父不是那个意思。”镇国公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忙对木婉薇笑道,“薇儿,你想哪一日回去?我让你舅母帮你安排了随行之人,是否还要住上两日?又要带些什么东西?”

木婉薇双眸一亮,明媚的笑了,“舅父,您同意了。”

镇国公连连点头,弯下腰轻捏木婉薇的脸蛋,道,“薇儿,你笑起来同你娘一样好看。她小时淘气,比不得你懂事听话,每当惹了祸事后只这样对我一笑,我就舍不得生她的气了……”

木婉薇也捏了两下自己的脸蛋,歪了头问道,“舅父,我同母亲,长得像吗?”

“眼睛,你只眼睛同你母亲,一模一样。”镇国公站直了身子,走回到书案后又随口问道,“薇儿,你母亲可是给你留下了什么东西?”

柳氏只留给木婉薇一块玉佩,木婉薇贴身戴了十年。听到镇国问公,她便将那玉佩摘下来递了过去。

镇国公拿到手中看了细好一会,最后又还给了木婉薇,背过身去叹道,“你母亲一直觉得对不住你……留了念想就好,留了念想就好。你是懂事的孩子,万不要怪她……”

木婉薇将玉佩握在手心,鼻子变得酸酸的。她刚想再说什么,镇国公挥了两下手让她回去休息了。

☆、第 49 章 道观 【打赏加更】

柳老太爷这一生共育有六名儿女,其中两儿为嫡,长女为嫡,其余三女皆为庶出。

从儿女嫡庶所占比重,便可看出身为主母的柳老夫人的手腕如何了。

只是在这么兄弟姐妹中,身为长子的柳仁杰,也就如今功名成就的镇国公最为亲近的,只有最小的四姑娘柳敬敏。

对于这点木婉薇一直想不明白。镇国公既有嫡弟又有嫡妹,为何会对一个小小庶女另眼相看?

陪着柳氏一同长大的屈妈妈,对这其中缘由是最为清楚的。

柳氏的姨娘薛氏,是柳老夫人陈氏一起长大的陪嫁丫鬟,虽比不得亲姐妹,却也要比别人亲厚三分。

陈氏嫁到柳府第二个年头时,在朝中做官的柳老太爷因行举不当被降了职。陈氏孕中听得消息,心绪起伏太大动了胎气。最后虽平安诞下了柳仁杰,可整个人却因失血过多而成了风一吹就倒的纸人儿。

那时的陈氏别说照看幼儿了,就是连下**也不能。所以,她就给自己最为贴心的薛氏开了脸,做了柳老太爷的侍妾。

薛氏忠厚,既要衣不解带的服侍陈氏,又要照料陈氏生下的幼儿,同时还要忙于在柳老太爷的几位侍妾之中周旋,人前人后不知受了多少委屈,遭了多少白眼。

陈氏这一病,就是三年零七个月,当她恢复得如正常人一般时,她所生下的麟儿柳仕杰已是能小跑着唤娘了。

近四年的悉心照料,让柳仕杰对薛氏的依赖远大于陈氏。也正是因为这,再加上别的姨娘挑唆编排,让陈氏将薛氏视为眼中盯肉中刺。

她不仅将薛氏撵到了柳府最为偏僻的院落去住,还禁止柳仁杰同薛氏见面。

五年后,薛氏在小月了二个庶子后,终是诞下了柳敬敏,然后散手人寰。

柳敬敏,便被柳老太爷抱到了陈氏那里,由陈氏抚养长大。

“其实,太老爷是顶喜欢薛姨娘的,不然薛氏也不会接连有孕。”屈妈妈连连叹息,“只可惜命薄,死后才得了姨娘的虚名。薛姨娘去时,舅老爷已经九岁出头快十岁的年纪了,因那些嘴碎的挑唆,他便知道了老夫人同薛姨娘之间的原委。从那时起他在心中就对老夫人做了痕迹,越加疼爱薛姨娘这唯一的血脉,可比对嫡妹好上太多了。”

木婉薇躺在**榻上,似在听别人的故事一般。发了半天呆,她才牛马不相及的说了句,“原来舅父要比母亲大上十岁。”

“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