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萧贵妃上了撵轿,隔着撵轿上薄薄的一层纱幔,看了李照人一眼。

“李公公回去吧,圣上身边没有你照顾着,那可不行。本宫的华清宫就在眼前,你不必送了。”

李照人对萧贵妃,也有二十多年的了解了,知道她不是虚伪客气。

便顺从地躬了身子,退避一旁,目送她的撵轿离开。

路上已经积了薄薄的一层雪,到了夜里,雪会没过人的脚踝。

“京城尚且如此,北疆苦寒,必定风雪更盛。”

萧贵妃坐在撵轿里头,伸了一只手出来,接住飘落下来的雪花。

跟在撵轿旁的椒香道:“娘娘放心吧,楼兰已经递了降书,晋王殿下很快就会回来的。”

萧贵妃轻声叹息。

“本宫倒不担心这个,只是担心,追封小郡主为晋王妃这事,他会不会愿意。毕竟,他是答应过斓姐儿的……”

身为一个男人,他应该说到做到。

椒香想到沈风斓,忽然有些担忧。

“娘娘,晋王殿下现在还没回来。你说,要是沈侧妃固是不从,那可怎么好啊……”

以沈风斓的性情,她完全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这也正是萧贵妃所担心的。

圣上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为沈风斓做了补偿。

三日之后,李照人带着一道圣旨,进了晋王府。

沈风斓端正地跪在堂中,她穿着一袭素净的衣裳,面目沉静。

虽是跪着的姿态,自有一番令人不可小觑的气度。

李照人看着,心中暗暗叹服。

这等人物,这般风姿。

居于侧妃之位,实在是可惜了。

好在……

他展开手中的明黄卷轴,高唱道:“卫氏郡主玉陵,仰承卫大将军懿范,深蒙长公主之教导。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秉性贞烈,为救晋王而丧身胡人之手。”

“着依其遗愿,册为晋王妃,葬入皇陵。晋王府上下依旨而行,奉迎小郡主灵位入府,不得有误,钦此。”

李照人宣读完毕,合上了圣旨。

而沈风斓背脊如柱,直挺挺地端着,纹丝不动。

她像是完全没有听见,李照人宣读了什么似的。

“沈侧妃,接旨吧。”

李照人低声出言,好意提醒她,“圣上知道,此事沈侧妃必定心怀委屈。故而圣上言明,只要沈侧妃办好此事,一定会补偿你的。待三个月后,便会册立你为晋王妃的。”

沈风斓这才动了动,抬起头来看他。

“原配嫡妃,和继立的晋王妃,能一样么?”

哪怕卫玉陵是死了,但她先册为晋王妃,那就是轩辕玦的原配夫人。

她的灵位迎进晋王府,便要享受晋王妃的香火。

便是沈风斓再册为王妃,那也是续弦,日后每一个忌日和年节,都要在卫玉陵的灵前,以妾的礼仪侍奉。

只看小陈氏在新婚当日,还要执妾礼对已故陈氏跪拜,便可知继室的地位。

让沈风斓在此后的年年月月,都要受这等羞辱,这就是圣上所谓的补偿吗?

李照人道:“沈侧妃,你可千万别想不开。继室又如何?那也是堂堂正正的正妻啊!你今日若是抗旨不尊,别说继室了,性命都保不住!”

他替圣上宣旨十来年来,从来没有遇见过,敢抗旨不尊的。

可他今日看着沈风斓,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惊恐。

似乎能够预见,沈风斓会成为第一个……

沈风斓却笑道:“册封小郡主为晋王妃,这等大事,岂是我一个侧妃能够接旨的?李公公怕是找错人了,应当把这旨意送到晋王殿下面前才是。”

这份旨意,圣上只命人往长公主府送了一道,晋王府送了一道。

圣上说轩辕玦远在北疆,路途太长来往不便,就不必再多宣一份旨意了。

其实李照人心里清楚,圣上只是怕轩辕玦会拒绝罢了。

只要说服沈风斓,迎了卫玉陵的灵位进府,轩辕玦回来木已成舟,想阻止也阻止不住了。

李照人面色一僵,沈风斓很快便明白了。

她伸手扶着浣纱的手,款款站了起来,带着了然的笑意。

“晋王府的主子是晋王殿下,妾身做不得主。还请公公把这道旨意传给晋王殿下,若是殿下同意迎灵位,妾身绝无二话。”

李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