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舅舅一路辛苦,何必亲自前来?您便是不来,一会子我也会抱着孩子去国公府看望您的。对了,轼表哥怎么没来?”

沈风斓一到他们面前,就像是未出阁的调皮闺女一样,活泼热闹。

定国公笑道:“你表哥去京郊犒赏大军了,下次再见罢。哥儿和姐儿抓周的大礼,我岂能不亲自来看看?喏,你父亲也来了。”

他朝沈风斓身后一示意,她转过身去,果然看见沈太师站在她身后。

小陈氏和木清华身子不便,未能前来。

在他身旁,沈风楼含笑宴宴。

亲爹站在眼前,沈风斓却看不见,眼里只有定国公。

沈太师不禁面色有些不自在。

他倒没有什么底气发怒,毕竟定国公比自己更心疼沈风斓,比自己更像她的亲爹。

这一点,沈太师服气得很。

“父亲,大哥。女儿一时情急没看见您,还请父亲见谅。”

当着无数宾客的面,沈风斓礼数周到,沈太师这才缓和了面色。

“无妨。你舅舅出征辛苦了,你身为外甥女,关切他的身体也是应该的。”

轩辕玦慢慢从后头走上来,众人朝他拱手行礼。

他施施然拱手回礼,“岳父,舅舅舅母,里面请。”

这称呼骤然改了,众人皆是一惊。

定国公捋了捋胡须,面上带笑,沈太师尤为高兴。

两人毕竟年老经事,神情还算把持得住。

陶氏笑得脸上开了花似的,看着轩辕玦的眼神,就像打量自家的新媳妇一样。

一大家子谦让着进了府,只留下身后的宾客谈话声音。

“圣上的旨意改了,说是追封小郡主为一品郡主,还要葬在玉陵城。小郡主也算仁义,临死并没有提什么非分的要求,还要在玉陵城陪伴卫大将军呢!”

“长公主怕是伤心疯了,圣上太过关心这个胞妹,才答应她的请求。哪有一个追封一个死人为皇子妃的?晋王殿下也太委屈了。”

“哎哎哎,你们方才听见了没?晋王殿下都改口称沈太师岳父了,这沈侧妃晋封为正妃,那不是迟早的事了嘛!”

……

到来的宾客比想象中还要多,除了晋王府前院的正厅、花厅、偏厅都摆满了席位外,连院子里都搭起棚来宴客。

诸如定国公夫妇和沈太师,以及福王、恒王和齐王等人,自然是能坐在正厅之中。

余下便是朝中官阶品级高的官员和家眷,再往下品级低些的,便只能排到偏厅去了。

熙熙攘攘,煊煊赫赫。

人都到齐了,只缺了宁王一个。

“殿下,娘娘。宁王府派人来报,宁王殿下去准备迎接楼兰使臣之事了,不得空前来,只代为转交了贺礼。”

莫管事从门外赶进来,低声禀告。

楼兰使臣要过了年关才来,还有很长的时间。

他用这个借口来推诿,无非是不想来了。

轩辕玦反倒笑起来,“知道了,下去吧。”

不来正好,他那些道谢之类的不过是场面话,宁王自然听得出他的挑衅之意。

这要是来了晋王府,看见他们一家四口团圆和乐,少不得刺眼。

“吉时到!”

随着一声高唱,正厅当中,摆上了一张硕大的圆桌。

桌上放满了种种抓周的物品,摆得满满当当,只留下当中一圈空隙。

定国公笑呵呵地推让,“太师先请吧。”

他是沈风斓的父亲,又是头一遭来晋王府,自然得成全他的颜面。

沈太师也不谦让,站了起来,从侍从手中接过贺礼。

那是一块上好的桃花印,造型朴拙,颇有魏晋之风。

他亲手将印章放在桌上,“这是老夫为哥儿准备的印章,希望他能抓到宝印,日后一生通达。”

众人纷纷赞叹,这块印章贵而不奢,着实是个宝物。

而后定国公和陶氏,也添上了物品。

定国公的是为龙婉准备的古书,陶氏则是为云旗准备了一方上好的湖泥砚。

具是价值连城,精挑细选的宝物。

福王与恒王夫妇也添上礼,都没有小气。

一方面是两个王妃打紧喜欢这两个孩子,另一方面,这是要当着众人展示出来的,岂能丢脸?

而后齐王、沈风楼和詹世城几个,来往亲密官员都添上礼,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