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秋湫捏着他的手,脸都变色了,压低声音道:

“小强!”

吴海琼快速来到杭桌边,拿着圆规比了几下,又靠着三角板画了几条线。然后抬头望了向小强一眼。

秋湫结结巴巴道歉道:

“长官,长官……对不起啊,他……”

吴海琼没理她,又贴在潜望镜上看着,舔舔嘴唇,命令道:

“出水。”

一语皆惊,大副惊骇道:

“亭,出水会挨炮弹的!”

“不会,”吴海琼面无表情道,“我说不会。我们已经过了团岛尖了,前两艘敌舰离我们只有一千多米,但已经隐在团岛尖的山后了。后两艘敌舰还在湾内搜索,现在已经甩开3500米了。这个距离就算看得见我们,也很难打中。……至于青岛山的炮台……20毫米的大要塞炮,打一发要五分钟。除非第一发就打中我们……当然不可能……那我们就出胶州湾了。出水,炮组和第一班望哨准备好。”

轮机官马上命令道:

“双水柜注入压缩空气……柴油机注油,准备全速……”

秋湫抓着向小强的手,不可思议地望着他◎小强揽着她的腰,长出一口气,背上的冷汗都出来了。

指挥舱里的艇员们都忙碌着执行命令,但都偷看着向小强,眼中闪着惊奇地神色。

……

工布号潜湾出海面,立刻拉开全速,速度很快就加到了8节。

已经进入黎明了,能看清两侧的山,后面哄里的驱逐舰也看得清。

潜艇几乎是在海面上一跳一跳地前进,前头海水不时猛扑到指挥塔上,亭和四个穿防水大衣的艇员端着望远镜监视着远处,指挥塔后部40毫米和20毫米机关炮上,炮组也已就位,把自己绑在栏杆上,胰�逍∷低�炮口,对着身后三千多米远处的两艘驱逐舰。

左边几公里外的山上,一道火光闪过,接着“嗷”地一声呼啸,头顶上像过了一列地铁似地,几百米外,腾起一股巨大水柱。

青岛山炮台开火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艇外的炮组和观测员咬着嘴唇,还是纹丝不动,坚守着自己岗位。吴海琼紧闭嘴唇,举着望远镜看着后边。

身后灰蒙蒙的雾气中,几千米外的两艘驱逐舰的灰色剪影,头上烟带迅速变换形状,在调整航向追过来,同时,各自闪了一下火光。

空气嘶叫着,两枚25毫米炮弹先后落在潜艇左右几十米处,掀起水柱。

潜艇上40毫米高射炮还击了,“嗵嗵嗵嗵……”

曳光弹标着蝗�逍∷低�的火线向几千米外敌舰飞去。

……

在水面炮战中,潜艇在水面舰艇面前是绝对脆弱的。水面舰艇可以挨若干汾弹,打得烈火熊熊、舰体进水倾斜,仍可以还击,向另一侧注水也能保证稳定不沉,最不济也可加速逃离战场。

但潜艇只要挨一汾弹,艇壳有一点损伤,就无法再下潜了。在水面上,它那绝对劣势的火力,只能让它当活靶子。

也就是说,工布号在行险招。非常凶险的险招。

但是这样毕竟有逃出去的消。一旦逃出胶州湾这个封闭的大瓶子,进入辽阔的水域,那时候再潜向深处,以现在清朝驱逐舰的技术,再想找到它,就要费一番功夫了,至少是比较公平的博弈了。

身后的团岛尖山后,两艘急吼吼的驱逐舰出现了。看头上的烟带被拖得那么远,舰艏的滚滚白浪,这两艘驱逐舰也拼命了,速度至少飙到了25节。

而且一出现,就分别向工布号各开了两炮。

四股水柱分散腾起,其中一股离工布号艇身只有几米!

一个观测员“噗通”摔倒,脸色惨白地爬起来,恐惧地看一眼亭,继续观测。

吴海琼脸色也是惨白,胸口颤抖着。这是她第一次实战。实在太凶险了……

不,还不能下潜……这里水还太浅……只要一下潜,航速立刻便会降至几节,几乎就像静止一般,会被敌舰瞬间追上,然后就要挨深水炸弹了……在这么浅的水域躲深水炸弹,几乎就是没什么生还消……

……

40毫米高炮和20毫米高炮同时开火,火线砸在000米外的两艘驱逐舰身上,几乎就能听见“乒乒乓乓”地爆炸声。

望远镜里,一艘驱逐舰上,几个水手躺在甲板上哀嚎。另一艘舰上已经升起了烟火。

“打得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