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部分 (第1/4页)

明军领队觉得这样已经得不偿失了,便下令返航。

事的85架翠鸟带着快要耗尽的燃油,重新拉高编队,飞向海上航母的方向。

……

翠鸟机群返航途中,遭遇了从沧州飞来的一个大队、从德州飞来的一个中队、共50架清军战斗机拦截。但是这50架全是老式哲别,没有韩青。要在平时,这绝对是个“打鸭子”的好机会。但是明军领队考虑到经过刚才两场大战,编队燃料已经不多了,不能再跟清军的生力军缠斗,缠斗不起≮是他一面呼叫舰队增援接应,一面命令机群加大油门,凭借单翼机的速度,甩掉清军双翼机。

这倒是很管用,清军的哲别机群本就不想跟这85架翠鸟**磕,这下正中下怀,装模作样地加大油门追了一阵,追不上了,于是报告基地:失掉目标。

明军85架翠鸟飞到海上,正碰到从航母起飞前来接应的40架翠鸟。40架翠鸟护着这85架快没油的飞机返回航母,在他们排着队一架一架降落的时候,守护警惕四方。

上午十点半,85架飞机全部降落航母。40架油料充足的翠鸟散开,侦察警戒。

明军航母舰队第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共歼灭清军韩青战斗机2架、哲别战斗机5架。自身损失翠鸟战斗机28架。

……

清军的唐山战斗航空团,一直埋伏在预计明军轰炸机的必经之路上,在天上盘旋了快一小时,始终没等来传说中的明军轰炸机群。唐山到这里就有200公里,返航也要200公里,光来回航程就要用掉400公里的油料▲清军战斗机的最大航程和明军翠鸟相仿,都是50…700公里左右。他们此时已经在天上盘旋了快一个钟头,油料已经消耗三分之二了。再待下去,连返航的油料都不够了,都得掉在海里。

唐山战斗航空团的领队也顾不了这么多了,看看油料表,只是简单地跟基地说了一声“必须返航”,然后便率领全团调头向西,撤了。

下午,明军航母舰队也调头返航,再次大摇大摆穿过渤海嚎,返回东江舰队。从始至终,没有一架轰炸机掺和进来。

这次任务,除了击落77架清军战斗机,还附带着打沉了条清军鱼雷艇。

……

广武听完了全部报告,气得七窍生烟。没逮住明军的轰炸机编队,反而损失了77架战斗机,外加条鱼雷艇。

明军始终都是战斗机,没有一架轰炸机出现,看来这就是一次主动寻求的空中决战≡然,这种决战对明军十分有利。南明航空兵不但数量和质量都高于大清空军,而且飞机产量和后备飞行员数量也高于大清空军。更要命的是,每次这种“空中决战”,南明总能取得很不错的交换比。

这样“空中决战”下去,大清空军真的很快会被耗光▲且耗光后,还很不容易恢复。

广武思考了一下近阶段的战局。

近十几天来,陆地战场沉寂下来之后,海空战场却异常热闹▲且每次都是南明主动发动的。南明的陆航和海航都频频出击,袭扰大清后方,好像都是在寻求战斗的机会▲清军飞机一旦起飞应战,总是损失惨重,大交换比的败给明军。

这,就是明军所消的!所寻求的!

广武看着地图,咬着牙,手指在桌上重重敲着。他知道明军的战略了。明军之所以停了这么久,没有在江淮战役之后乘胜北上,就是因为过分迷信空中量对地面的种,过分依赖空中量。他们打算在两次战役之间先消灭大部分清空军,然后继续在绝对制空权的庇护下,继续进攻。

广武原来对“制空权”这种东西颇不以为然的,至少是没看得有多重。他觉得航空兵对地面战斗的支援是有,但总比不过炮兵。这也是这时代各**界的一般态度。

但是,这场战争才开始了二十多天,广武的观念就大大改变了。残酷的事实给他上了一课。无数份战场报告都显示了同一个模式:明军轰炸机劈头盖脸一顿轰炸,清军就散得差不多了。还没等重新组织起来,明军坦克已经冲到跟前了。然后么,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大投降。

飞机出现的时间太短了,只有三十几年∶在战争中也不过二十几年(说是二十几年,也只在世界大战中用了几年,后面十几年全是空白)。世人实在是难以反应过来。无论是再出色的军事家,此时也不知道该用一种什么目光看待这种新生事物,该对这种新生事物寄予多大的期望。

广武也不例外。从原先的不以为然,到现在的极度惧怕,时间太短了,只有十几天。下一步该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