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部分 (第1/4页)

接下来怎么办,那就是内阁那帮政客的事情了。这件事一到了内阁那里,向小强相信他们不大可能让部队冲使馆抓人的。他们多半还是采取外交手段。

……

这一次,向小强消内阁不要那么“鹰派”,最好克制一点‖时,他感到了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比较安全,距离苏联边界40公里。但是十四格格那里距离苏军重兵囤集的南疆,也就是不到一百公里〈照苏军那种机械化兵团的速度,也就是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一苏军也玩个夜间闪击战,她可能连跑都来不及。

向小强立刻下令,让还在路上开着做幌子的坦克部队原路返回,部署在迪化到吐鲁番之间的天山山口地带,警戒这几百公里内南疆和北疆的唯一通道。这也等于是保护十四格格了。

同时,他在阿勒泰城建立一个临时指挥部,驱使手里的俘虏在城南几公里外开始修建机场,同时调派迪化那边的推土坦克等工程车辆前来,加快机场建设。

机场有三个作用:、侦查国境线的那一边,苏军是否开始集结。2、一旦苏军进犯,为明军提供空中掩护。3、关键时候方便高大义撤出,不至于把个将军落到苏联人手里。

向小强安排高大义率领这一半兵留在阿勒泰,然后自己带着另一半兵力返回迪化基地,和十四格格会合,着手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当天深夜,向小强回到了迪化基地,然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统帅部发电报,请求增兵。

他狮子大开口,一下就要求先派三个轰炸机航空团、和三个战斗机航空团来。这加一起就是几百架飞机。地面部队调动时间较长,先调来几百架飞机,起码能形成较强的战斗力,也能对苏联形成一定的威慑,让他们知道明军已经有所准备。

然后,向小强跟张照先商量,想把自己的人民卫队全部调来,五个装甲师和五个机械化师,十几万兵力进疆。他认为越是这样,越是可以不用打仗而能北疆平安。

但是,现在已经是深夜了。也不知是国内“有关部门”都睡觉了,还是他们没研究出个统一意见来,向小强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一个有内容的回电。发了几封电报催促,秀秀的回电都是“已转交”、“已送达”、“请耐心”等等。

向小强焦急之中,也能理解秀秀的无奈。自己不在南京,很多事情不能参与其中▲秀秀区区一个尉官,人微言轻,这些国家级的决策,她根本插不进去▲肚子疼、李根生那些人,现在估计也在熟睡中,向小强也觉得不便立刻把人家从被窝里做来。说实话,他能在大半夜毫无顾忌的指使的人,也就是秀秀一个人。

……

这一天中,内阁的精力都放在研究如何应对“苏联大使馆事件”上了,对于向小强大半夜突然要增兵,谁都没顾得上理会。

但是,这一夜总算被向小强折腾过去了。尽管没折腾出什么结果来。

4日上午,向小强睡了一觉。中午起来,十四格格就交给他了一封电报,是上午南京发来的回电。

电报是张照先的。老头根本不赞成往北疆大举增兵,他的意见是,这样会刺激苏联,加剧天山南北的紧张气氛,形成军事对峙。不过目前北疆的军队是少了点,只有一个师,用来剿匪都不够,可以酌情增派两到三个师。但是不建议派装甲师。一来装甲属于人民卫队,属于明军最精锐的武装,政治含义过大。一动用人民卫队,要说只是剿匪,谁都不相信。第二,装甲师调动困难,速度太慢,这个从装甲一师进疆的艰难旅程就看得出来。

最后,张照先又敲打了他两句,说当然了,人民卫队归彤你直接指挥,如果你一意调动的话,老夫也是阻止不了的。不过,因为“增兵北疆”这件事已经完全能影响到外交层面了,所以老夫还是不愿意看到你太过任性,做出难以挽回的决定。

向小强看完后,把电报纸递给十四格格,靠在椅子里长叹一声,没有说话。

十四格格看完电报后,沉吟了一会儿,笑道:

“小强,张照先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眼下的形势,并没到那种十万火急的程度。你的这个庞大的增兵要求,别说南京不理解,就是我都不理解。小强,你为什么就总是认准了大明会被人偷袭呢?先前你认准了日本会偷袭大明,紧张得不得了,我不便说什么。后来呢?日本没有吧≈在,你又认准了苏联。你想想。苏联把额尔敦木图接进使馆保护起来,不就是想把他当棋子利用一阵子吗?苏联要是打算马上进攻北疆,何必费力地保护额尔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