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部分 (第1/4页)

每个四机编队是由两个双机编队组成的,各有一对长机僚机。其中一个长机飞行员既是四机编队的队长,也是这个双机编队的长机。

而另一个双机编队的长机,不要求是王牌或老手,但至少都是有过实战经验的飞行员。两个僚机,一般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手,刚从航校出来的“实习生”。他们的任务就是紧跟长机,并且在长机攻击敌机的时候掩护长机。总的来说,明军飞行员的搭配就是“王牌带老手、老手带新手、新手带菜鸟”。

而在空战中,明军不同层次的飞行员,立刻也有了不同的感受。王牌和老手感觉日军飞行员比较菜,比想象的好打。虽然不至于是“打鸭子”,但起码比苏军飞行员好对付多了。而明军的新手和菜鸟却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觉得日军飞行员简直就是高手,自己每一分钟都有被打下来的危险。

满天的无线电命令、呼号、叫骂中,明军飞行员们渐渐明白了,日军飞行员的水平都比较平均,很少有太拔尖的,也很少有太菜的。反正不像明军这样有明显的水平阶梯。这也符合日军的实际情况。日军飞行员之前都没参加过战争,都没有实战经验。所有的经验都源于训练和演习。虽然日本飞行员训练强度很大、很刻苦,但训练毕竟比不了实战,而且每个人的水平都向从流水线上下来的一样,悬殊不大。

而明军飞行员是经历了战争洗礼的。一群菜鸟打上几仗,有的阵亡了,有的活下来了。不行的头几仗就被淘汰掉了,而行的经过几场空战,也完成了菜鸟到新手、到老手的蜕变。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成了王牌。层次拉得很开。

而这次空战也是,明军飞行员的老手们大展手脚,不断地击落日军飞机,而新手和菜鸟们则不断地被日军飞机击落。

短暂的空战过后,双方战斗机群距离拉远,也不和对方纠缠了,都各自和自己的护送机群会合,然后奔着相反的目标去了。日军36架战斗机被击落了12架,明军32架战斗机被击落了1o架。

而从辽南飞来的苍鹰战斗机中队,则取得了骄人的战果。这一个中队的新式战斗机,也是被明军的老手飞行员驾驶的,是作为精锐部队存在的。他们在海上遇到了从朝鲜飞来的日本机群。日本机群有一个中队的水平轰炸机、一个中队的战斗机,目标就是旅顺,明军东江舰队。日军的目的倒不是偷袭,而是对主战场的一种配合,对明军南侧基地的袭扰。他们的目的是不断轰炸明军东江舰队的港口、舰船,让明军舰队在港内也呆不住。

但是显然,日军对明军的空中力量估计不足。尤其是对明军新列装的新式战斗机了解甚少。在黄海上的一场空战中,明军16架苍鹰战机击落了日军13架轰炸机、1o架战斗机,自身只损失3架战斗机。

日军残余的5架轰炸机、3架战斗机依然顽强地飞向明军东江舰队基地。而明军的苍鹰中队并未追击,而是把会合护航的任务放在位,继续向东北前进。他们只是用无线电对基地进行了报告,让基地提前做好防空措施。

两股机群在安东以西3o公里处会合了。然后一起向东。

他们先是飞到大东沟港口区,在漫天高射炮爆炸中,投下了一批弹药和补给。然后继续向东北飞,很快又飞临安东城上空。

这次是大白天,下面明军已经用彩色烟幕弹标明了空投范围。而周围也还没有日军战斗机拦截。日军飞机总量远逊于明军,而且各种协调、预警、调配等等,也不如明军有经验。现在日军前线的作战飞机都深入北边和西边了,剩下的也都在朝鲜的机场休整。鸭绿江一带此刻正好是真空区。

明军战斗机一部分高空警戒,一部分向下俯冲,扫射压制高射炮。而运输机则驾轻就熟地飞过明军控制区上空,飞快地往下扔圆筒。天空立刻被一个接一个的降落伞挤满了。

等到15架运输机全部空投完毕,整个机群开始爬升,掉头向西南返航了。地面的日军高射炮仍在拼命地射着。明军机群屁股后面的密集黑云依然意犹未尽地爆炸着,直到飞出了好几公里,日军才不甘心地停火。

安东城里的明军阵地上,一片排山倒海的欢呼。上百个大圆筒坠着降落伞次第落下,基本都落在了明军控制区内。明军士兵们兴高采烈地围上去,打开圆筒,从里面取出了炮弹、子弹箱、子弹链、子弹夹、手榴弹、压缩饼干、罐头、巧克力、各种药品、绷带、手术器具……每取出一样,周围就是一阵欢呼。

不到十分钟内,明军阵地上,各挺机枪重新开始密集射击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