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部分 (第1/4页)

“你看,你看又敏感了。跟你说,这和我的背景没关系。就算是沈荣轩,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反倒是你那根深蒂固的‘敌日’情结,是不是应该松动一下。呵呵……”

向小强也一笑,然后沉吟道:

“那你说,既然日本距离海参崴那么近,自己拍侦察机也好、派潜艇也好,拍照都很方便,为什么还要偷我们的照片呢?”

十四格格微微一笑,仿佛料定他会这么问似的,笑道:

“三个原因。第一,偷照片的是下面的小间谍,而他的上峰给他的指令是‘不管内容,只要关于苏联的情报,一律偷来’,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照片。第二,日本虽然距离海参崴很近,但是两国毕竟没有交恶,不像我们现在跟苏联,已经在打仗了,只差没有宣战了。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天天往苏联派侦察机拍照片,而日本就不那么方便。再说,日本如果打算偷袭苏联,那么之前肯定要好好伪装,不能露出马脚。如果也向我们一样的侦察力度,那么很容易暴露战争意图。第三,一个军港里的舰船数量、种类、岸防布置、驻军数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这张照片是五月份拍的,而日本就算六月份拍了一张海参崴的照片,那他不一定有五月份的。如果日本想作出全面细致的分析,自然就想搞得全一些。这是很正常的。”

向小强半张着嘴,望着振振有词的十四格格,一是也是哑口无言。不过,他十四格格仍然不能说服他,他总觉得日本肯定没安好心。

向小强瞥了一眼台历,现在已经六月中旬了。而在正规历史上,7月7日,中日战争就全面爆发了。没几天了。

他心中感到没来由的发慌。尽管他知道这个历史时空已经是扭曲了的,不可能再根据正规的时间表来了。但是,他盯着日历,心中总是觉得有一颗定时炸弹在走动,好像只要一到了1937年7月7日,就会轰然炸响一样。

' '

第53集 军火大采购

6月18日,美国商务代表团来南京了。

这一船美国人先从美国东海岸坐船南下穿过加勒比海,通过巴拿马运河,又穿过太平洋……这艘崭新的高速邮轮刚建好就被这些老板们包下,以30+节的高速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上飞驰了二十多天,总算是在17号中午驶进了上海港。然后马不停蹄地换上火车,终于在17号晚上来到南京。

代表团属于半民间、半官方性质。大明北疆这边一开打,特别是到了第二天双方居然没宣战,美国的各界老板们心里都有数了,于是都坐不住了。各种游说机构游走于议会大楼的各办公室之间,公司之间也相互联络,要组成商务代表团,一起去大明掘金。在大明有分公司和办事处的,也整天是电波穿梭在太平洋上空。他们都明白,这次《中立法》已经阻止不了他们了。

这次是老板们愿意,工人们愿意,议员们愿意,白宫愿意,整个美国都愿意。而大明这边,骤然遭到苏联突袭,几乎是慌了手脚,而西北作战汽车不足的弱点,也暴露无遗。而要靠大明自己的产量,可能生产出够用量的时候,战争都结束了。所以大明这边也是一百个愿意。仅仅是开战的第三天,第一艘满载着老板和联邦政府官员的邮轮,就驶离了纽约,向南扎去。

船上的官员,主要就是罗斯福总统的私人特使,还有几位商务和外交部门的官员。其他的大多数人,就是企业界的人士。较小的公司都是老板直接出马,而那些大公司例如福特、通用这样的,至少也是派遣公司高管和董事会成员前来。

……

17日当晚,南京吴王山庄举行晚宴,款待美国商务代表团的到来。宴会主持是外交大臣贺子光。鉴于美国代表团中有若干位世界级的重量人物,也为了表示大明这方面的热忱,延平王郑恭寅以山庄主人的私人身份,也出席了宴会。

大明官方这边地位最高的虽然只是一个大臣,但是仍然有很多重要人物出席了晚宴。比如“伊犁侯”向小强和“玉城公主”尚秀夫妇,以及向小强的内弟叶子羽——当然,小舅子叶子羽算不上什么重要人物,但是当晚大明福特公司的总裁白德礼也来参加,那么自然会把妻子和女儿带来。白晓曼来了,她的未婚夫叶子羽自然不能不来。而叶子羽这时候就成了一条关键纽带:一边是代表美国商界的未婚妻和未来岳父,一边是代表大明官方的姐姐和姐夫。

晚宴是中式的,吃的都是中餐。罗斯福总统的特使史密斯和外交大臣贺子光坐在一起。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史密斯端着茅台,喝得脸红红的,借着半真半假的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