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部分 (第1/4页)

金余年犹豫了一下,苦笑道:

“殿下,大人……恕属下直言,这种法子可行是可行,就是太费人手……这里全是平原,这条河岸边几乎没有树,每扔一具尸体,都要在岸上打桩子,然后再栓绳子……而且这种做法目的性太过明显,很容易被苏军侦察兵拍照,作为我们蓄意污染河水的证据,拿到海牙国际法庭上去……”

向小强不耐烦了,骂了一句,直接命令道:

“行了行了,金余年,打电话给你们师部,让他们派一个工兵连到这儿来,在河面上打一排桩子,然后用铁丝网缠上。这道网子要把整条河面拦起来,接下来再扔尸体都会被挡在这里,不管新鲜的也好,不新鲜的也好,都能泡在这里腐败……这不就行了吗?”

张金二人立刻恍然大悟。正要赞叹,十四格格在后面淡淡地补充道:

“如果被苏军侦察兵拍走了照片,我们也可以解释成这是为了防止我军士兵尸体漂到下游找不到,专门设置的拦网。这个理由不管拿到日内瓦还是海牙,谁都说不出什么来。明白了吗?”

周围一大圈人立刻醍醐灌顶,一片赞叹声,然后立刻跑着去办了。

向小强又坐在折叠椅上,叼着香烟,趁着没人注意偷偷抚摸着十四格格的手,嘻嘻笑道:

“阿芳啊……你说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啊……”

……

这时候已经接近黄昏了。就在日落西山的时候,从双城子开来了一个工兵连车队,卡车上装满了木桩和大卷的带刺铁丝。这两样东西都是战地拉铁丝网的必备材料,根本无需专门准备,随用随有。

向小强索性也不到别的地方去了,传令就在这河边过夜。整个晚上,他们都在月光下,看着工兵们在河上打桩、拉铁丝网。向小强也就和十四格格携手在河边的月光下漫步,低声说笑聊天。到了快十二点,他们才爬到车上去睡觉。周围的几百名士兵在附近拉起了几道警戒网,轮流站岗,确保这里不被苏军小股侦察部队偷袭。

第二天一大早,向小强醒了。他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躺在睡袋中,而且头顶不是室内的天花板,而是卡车的帆布蒙。他一下想起了昨天的事,迅速爬起来,披了一件大衣跳下车。

眼前的河面上,点点朝阳泛着金光。一道木桩铁丝网横跨河面,颇有气势。湍急的河水冲过木桩,翻起一道道白色浪花。

令向小强惊喜的是,已经有一个黑色的东西被拦在这道铁丝网上了。他仔细一看,正是一具苏军尸体。

“哈哈,好!”向小强满意地大笑,“不出几天,准能拦下个一二百具尸体,一起泡在这里腐烂……我让你喝!我让你**!”

' '

第151集 狼群大战拉开序幕

向小强的这个法子果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明军工兵在拉兹多利那亚河上接连修筑了好几条“拦河坝”。这些“拦河坝”修起来没几天之后,拉兹多利那亚河上积聚了大量的浮尸,几十具、几百具的泡在那里发臭、腐烂,往下游直到入海的部分,河水都是臭气熏天、苍蝇纷飞、蛆虫蠕动,大量的鱼漂浮上来,翻着肚子死了。

但是在明军控制区的中上游,河水并没受到污染,水质依然是很清澈的。明军从河里取水净化引用,并没有什么不妥。

但是相反,下游靠近入海口的苏军控制区内,疫病又一次蔓延开来。霍乱、大肠杆菌中毒、寄生虫……苏军士兵开始大规模上吐下泻,就连海参崴的苏联市民也跟着遭殃了。

与此同时,明军对海参崴的轰炸继续夜以继日的进行着。白天进行精确轰炸,晚上利用白天轰炸的火海作为标记,继续往火海里投弹。海参崴成了一片火海。

……

进入十月份以来,苏军趁着明军把精锐主力都调到东北亚的机会,集结中亚边防军区的力量,趁机在中亚战场发动猛攻,希望可以在另一个战场扳回优势。但是明军仍然在西线留下了十个人民卫队装甲师的精锐力量,以这十个装甲师为骨干,明军陆军大约还有五十万的部队在这里。现在中亚的前线已经到了甘肃西部,距离苏军的进攻大本营阿拉木图已经超过1600公里。这1600公里没有一寸铁路,气候恶劣,水源缺乏,风沙遮天蔽日,补给困难。

更重要的是,沿途1600公里全部是穆斯林聚居区,是对苏军饱含仇视的土地。当地人千方百计的攻击苏军的补给线,游击队力量此起彼伏。而且当地人一边是对苏军的仇恨,一边是对自己宗教信仰的狂热,根本不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