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荀亦远远扔出雪球:“上下同心,其力断金!”其余众人纷纷握出雪球砸向夜空述说着发自内心的感动话语……

此刻,高勇泪水滚落,这是众志成城的激动∏万众一心的呼应……他知道路已在前方延伸,必须勇敢坚定的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光和六年(公元83年)一月一日,除夕夜的欢乐气氛尚未散去,玄菟郡府却再次忙碌起来。已经是三郡军政中枢的政务堂于新年首日发出了一份改变历史开创未来的公告,内容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乌桓掳掠日甚,边郡不堪其扰,皇上亦为其忧。光和五年十一月,朝廷下旨着各边郡自行筹备钱粮整训郡兵以御乌桓。故,郡太守下令:自光和六年元月一日起,幽州玄菟、辽西及右北平三郡实行临时管制。各郡、县官吏不得擅离职守、百姓不得私离郡境直至新公告下达。

与公告张贴同时,郡兵开出军营将三郡通往外界的所有道路封锁,巡逻队严密巡视郡境,不准任何人逃离。

三郡官吏、百姓被这份公告及郡兵的行动弄得一头雾水,他们猜不出新太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刚刚才减免赋税怎么转眼间又限制出入?

一月三日,百姓迷惑之际,第二份公告下达三郡:自本告示发布之日起,郡内无房无地百姓,无论佃农、贫农、流民、乞丐,凡有男丁能耕种者,均可自愿到郡府登记,由郡府安排耕地、房屋事宜∪到者可优先受领肥沃土地。

此公告自发出之日起立刻在三郡引起轩然大波,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平民百姓自然大喜过望,特别是无房无地的社会底层之人,他们十分清楚土地意味着什么。虽然初次得知此事,许多人持观望态度,尤以佃农最甚。但是,流民、乞丐可不管这些,一窝蜂的涌向郡府,各亭向乡汇聚,各乡向县汇聚,各县再向郡城汇聚,山泉溪水眨眼间变成奔腾大河。幸有高顺提议加派郡兵维持,否则郡府大有被踏平之嫌。

然而,此事虽得到广大底层民众种,却已然触动世族地主利益。三日傍晚,王德即带领其几位老友一同登门拜访。高勇亲自出迎:“王老族长为何亲自前来?如有急事,只需派人告知,晚辈定当立即赶去。”

王德面色偏冷,以套话做答:“岂敢劳动太守亲临,老朽舍下院小墙薄容不下百姓拥戴。”

高勇听出其中的火气,哈哈笑道:“老族长仍是矍铄健谈,屋里请!”

王德将拐杖重重敲击地上叹息道:“人老了,不中用了。原本指望靠着百十顷土地安度余生,怎知郡府一道命令让这小小的期望化作泡影!”

高勇微笑不语,只将众人引向屋内。待各自落座,高勇直接切入主题:“几位老族长亲自登门,晚辈不好太过客套,只有开门见山打开天窗说亮话。老族长此来定是为郡府分地一事,对否?”

几人同时点头,王德说道:“高太守,招收佃农耕作自家土地是老朽几人家业的根基,且先前支援太守救民的钱粮亦由其所出。如今太守突然下令分给无地农户耕地,不仅贫农、乞丐纷纷争抢,即便家内佃农亦蠢蠢欲动,形势颇令人登。如此下去,只怕老朽空有土地却无人耕种,如何度过余生啊!”

高勇倾听,待其抱怨完后才笑道:“老族长所虑者无非是家族产业不保,其实晚辈发出命令之前已斗胆为几位想好对策。在晚辈看来,此对策只能让家族产业日盛。”

王德望向高勇,疑问道:“高太守可否说来听听?太守所想定非寻常人所能知晓!”

高勇解释道:“王族长可知晚辈名下的两大产业造纸与印刷?两大产业利润丰厚,一个小造纸作坊的年收入顶得上老族长全年卖粮所得,更别提印刷了!”

王德不解:“高太守此话何意?莫非要……”

高勇点头道:“正是,晚辈打算扩大生产规模,邀请几位老族长共同经营。”

王德奇道:“如何共同经营?”

高勇笑答:“有两种方法,其一,以出资方式加入晚辈经营的作坊,按照商定的出资比例分享收益、承担风险。当然也享有经营权;其二,以公开竞买的方式买下造纸方法,自己出钱开办作坊。具体情形晚辈会拿出详细的方案与诸位商讨。”

王德低头不语沉思许久……突然双目一亮望向高勇:“好,王德相信高太守,愿意出钱与高太守共同经营!”其余几人亦各有想法。

高勇摆手道:“郡府官吏虽然可以拥有产业,但是为官之时禁止经营,凡是以权谋私者统统罪加一等。为做表率,晚辈想将造纸、印刷划转到郡府名下,其收入全部纳入郡府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