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荀微微点头:“主公,等本打算明天……”

高勇大奇,催促道:“荀兄所指何事?请快快说来!”

荀看到高勇焦急的模样,微笑道:“第一人复姓太史,单名一个慈字!乃泰安于征召新兵时发现。此人弓马娴熟、武艺精湛、力奇大,自幼熟读兵书,当是一员帅才!”

高勇听到“太史慈”三个字,立陷恍惚之中,“当真天助,史书上确说太史慈曾到辽东避难,不想竟然……老天太够意思了!太史慈沉稳勇猛善骑射,乃轻骑兵的最佳统率。”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好,吾师曾言: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明日定当亲去面见。”

荀见高勇如此激动,心中亦有几分欣喜,继续道:“大儒管宁亦来玄菟做客!”

高勇更加吃惊,直接大叫出来:“什么!管宁?”心中不由大骇!管宁乃东汉末期著名大贤,字幼安,终生不入仕,曾与华歆割席断交。如果能得其相助……恐怕不行,管宁对于非汉统相当抵制,而且极可能不赞同玄菟推行的行政制度。虑及此处,高勇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对荀道:“想不到上天如此眷顾,明日要忙碌一天了!”

沮授呵呵一笑:“不止如此!”

高勇立刻望向沮授,惊疑道:“沮公,难道还有其他人?”

沮授迎上高勇急切的目光:“名士国渊亦在玄菟,授曾与其见过一面,发觉才华横溢,于内政制法造诣甚深!”

高勇听罢,心潮澎湃,几乎晕阙过去。这几位平日里想寻也寻不到,不想竟主动来投!看来幸运之神还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好!明天一并拜访。”此刻再难抑制胸中激动,对众人道:“即日起诸公回家好好休息,享受这难得清闲时光。五日后,郡府召开战略会议,商定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

会议结束,高勇正要离开,沮授、荀和戏志才却并未离去,高勇一见即知有事。沮授开口道:“今年九月,主公与张角决战冀州时,辽东公孙度突然增兵辽隧、新昌,同时,高句丽也向边境增兵,北方夫余不理会双方达成的协议,亦调兵五万压向高显,其后乌桓苏仆延、乌延各调兵南下压向辽西、右北平!”

听到这,高勇紧皱眉头:“预谋!肯定是有预谋的!不然决不会如此心齐!想不到夫余这个二五仔……后来如何?”

沮授露出一丝不解:“授与荀公、冯玉商量一番,决定再起求助轲最大帅,说服鲜卑从北方牵制乌桓。其后,主公大败张角,捷报送达三郡之际,三团骑兵及十余万俘虏先后返回‖时,轲最大帅无条件答应郡府请求,并代为联络慕容大帅,最后商定郡府支援五十万钱、粮千石换取慕容大琐兵。乌桓乌延发现后骑兵返回右北平后首先退兵,其后苏仆延、高句丽、夫余亦相继撤兵,夫余更派使者推说,指出他们增兵只为牵制高句丽,惟有公孙度最后撤退。”

高勇冷薪声:“好险啊!千钧一发!牵制?怕是为了抢食吧!”跟着磨牙道:“轲最大帅那里有我跟轲其塔的交情自然鼎相助,倒是没想到慕容老家伙狮子大开口……哼,等腾出手来,让他怎么吃进去怎么吐出来!”

沮授苦笑:“好在慕容大帅发兵南下与轲最大帅回合后跟乌桓苏仆延、乌延两部狠打了一仗,各自损失万余人,随后天气骤然转冷,乌延、苏仆延无力大规模南下,仅派出千余人的小部队袭扰,遭到高都尉、陈校尉、赵郡丞的迎头痛击惨败而回。其后,冯玉送来消息,轲最大帅激战后损伤较重,于是授擅作主张送去三十万钱和一千石粮食。”

高勇点头道:“此事做得好,从现在开始拉拢分化鲜卑,这件事交给冯玉去办,一定要想办法扶植轲最部,用以牵制其余鲜卑部落的发展。两千石粮食换来一整年的修养生息,这笔买卖值了!”

荀赞同道:“情况危急时沮公本打算向主公禀报,可是一番细想,为让主公安心对抗张角,坚持将消息压下,此犯欺主大罪,明日将上交请罪文表,请主公责罚。”

高勇挥挥手,毫不在意:“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反过来也是一样。这件事诸公办的非常好!”在古代,欺君特别是生死存亡之际,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受到君主怀疑猜忌,轻者罢官去职,重者抄家灭门。好在荀跟随的是来自未来高勇,若是换作其他主君,即使像高勇一样留下便宜行事的命令,也会因此猜疑荀,处处提防,搞不好还会因此丧命。不过,有利必有弊,正是高勇坚持的用人不疑,在将来为其招来巨大祸患。

沮授看到高勇根本没有责罚的意思,心中感动,继续道:“那时情况危急,督军府能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