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1/4页)

武安国奇怪道:“预备役?”

带着许多不解,武安国来到东北的政治经济中心奉天城。远远望见她那雄伟的城墙还有宽阔的护城河,城南的五座城门异常繁忙,中间主路上车流不断,货车客车络绎不绝,两边附门人流穿梭,便是侗期的洛阳也要相形见绌。

进入城内看到两侧高大房屋还有整齐干净的街道,武安国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双眼不停的上下左右张望,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挨一栋的商铺,悠闲漫步的百姓,其间更散落着奇饰异服的外族人

马车很快驶入一条异巢静的街道上,道路两边有士兵把守。他们看到军官后立即敬礼,军官还礼拿出文书查验,确认无误后获准入内。

见到如此严密守备,武安国心中很不是滋味。待得马车再次左转,一个巨大的辽东军旗上的独特标志映入眼帘!

两名军官高兴道:“任务完成!武校尉这里即是督军府!幽州最高的军事管理机构!”

高大的楼房,树阴浓郁的院落,武将文官往来穿梭,骑着战马的传令兵频繁进出诺大的督军府带给武安国的除了繁忙便是竟然有序!

第二日,高勇在督军府接见了武安国。

武安国行完礼,看着眼前这位年轻有为掌握幽州军政的高勇说道:“此次多谢高州牧应允派兵解北海之围!”

高勇摆摆手笑道:“这没什么,当年在联军大营时,勇与孔太守一见如故。那时孔太守多次为高勇向盟主辩解,如此情谊让人感动,为此高勇也愿出兵相助!”

武安国再次行礼表示感谢,然后起身问道:“高州牧,不知幽州兵马何时可以出发?现在北海形势危急,消”

高勇伸手制止:“武校尉不必担心!幽州兵马五日前已经开始集结,如果武校尉明日返回东沓,估计会与军兵一同登上前往东莱的海船!”

武安国闻言流出感激的泪水扑通跪倒道:“安国代北海郡百姓感谢高州牧大恩大德!”当日,武安国辞别挽留急奔东沓而去。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高勇深有感触的说道:“忠勇胆烈,是个汉子!是一名合格军长!”

郭嘉闻言微笑,伸出手指捅捅旁边的戏志才小声道:“乱世什么最重要?人才!”

数日前离开东沓时,这里还没有一点异常。可是当武安国再次回来时便大感不同,码头上的商船少了一多半,取而代之的是正在装载物资的更加宽大坚固的帆船,经人介绍才知道这是幽州最新式的运输船,每船可以运载两营士兵。

面对这巨大的运输船,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在武安国的脑中闪现!呆望许久,他突然微笑起来。此刻武安国的心中有两个念头:其一是北海之围解后要将家人迁到辽东;其二是

由于运输船数量有限,首批仅能运送两师步兵〗军府不得不与政务院合作下令征集商船帮助运输≮是,最先集结完毕的03、032机步师和02、022弓弩师先行起程赶往东莱,同时为解决到青州作战时辎重运输问题,也随船搭载了勤务部队的马车。至于说机步兵便只好改用步行,重步兵的铠甲通过雇佣当地马车解决。

两万骑兵在运力满足后由秦皇港登船直奔东莱,路上由海军第二舰队护卫,同时也趁机勘测冀州、青州沿海地形以为将来做准备。

初平元年十月下旬,幽州军兵到达青州东莱港~莱港本由辽东出钱修建,此次借用东莱太守自然没有异议,更何况还有北海太守孔融的请求。其实即便借他个胆子他也不敢说不!

兵马在东莱登陆,太守知晓可百姓却不清楚。当战舰护卫下的运输船出现在海面上时,正在附近捕鱼的渔民惊慌失措,立刻升帆拼命摇船逃回岸边然而他们的努燎那样的微不足道,只顾低头摇船的他们很快发现那些巨大战舰已经航行在两侧了,看着船侧蒙着的钢板和数根升着风帆的桅杆,他们惊骇得忘记了继续划船

几声号响传来,先头部队开始清理码头迎接舰队靠岸~莱百姓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数以百计的战舰和运输船密密麻麻的布满海面,在风力吹动下陆续靠向东莱港。

如果不是那熟悉的黑鹰军旗恐怕这些百姓早已四散奔逃。驻足观望的他们惊讶的发现,以前认为不会有比港口停靠的商船更大的船是一种多么幼稚的想法!

东莱太守虽然已被孔融告知会有幽州军马前来援救,却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他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到东莱港迎接幽州军兵。

站在码头,东莱太守及其身后校尉看到大批身着黑甲的士兵拿着刀抢或身背弓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